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5247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2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古文 阅读 专项 练习 答案
    资源描述:

    1、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三一、阅读掩耳盗铃,完成习题。 掩耳盗铃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铿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欲负而走: 。 钟铿然有音: 。2.翻译句子。(3分)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下列“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A.遽掩其耳。 B.又誉其矛日。其人弗能应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2分)5.我还能写出两则学过的寓言故事: 。(2分)二、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习题。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2、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_ (2)_(3) _ (4)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2)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3、 三、阅读荷,完成习题。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 、 、 、 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 。(5分)2.“或”字有多个解释:或者,或许;有时;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都应理解为(填序号)(6分)3.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你能想到的成语是。(2分)4.古往今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2分)四、阅读夸父逐日,完成习题。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4、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注释: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逐走:追赶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河、渭:指黄河与渭水。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1.填空。 选文选自,从文体上看属于 。2.翻译下列词语。来源:学.科.网逐走: 河渭:3翻译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2)未至,道渴而死。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五、阅读师旷论学,完成习题。晋平公问于

    5、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四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国;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里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把蜡烛点燃。盲臣:双目失明的臣子,师旷是个盲人所以这么说。阳:这里指阳光。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昧行:在黑暗中行走。l.解释文中加点字。(4分)暮( ) 戏( ) 闻( ) 善( )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臣闻之B.如日中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3. 翻译文中画线

    6、的句子。(2分). 。六、阅读熟读精思(节选),完成习题。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详缓:仔细从容。子:通“仔”,仔细。下同。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1.“读书千

    7、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的读音为( )。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括号内各填一个字。4.写出画线句子的大意。5.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七、阅读王戎中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中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9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甲,诸儿竞走四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琅伢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诸:一些,这些。折枝:压弯枝条。竞走:争

    8、着跑过去。1. 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2分)A.王戎/不取/道旁李B.尝/与诸小儿/游C. 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2.“取之,信然”的意思是( )(2分) CA.王戎果然是守信用的。B.一定要把李子摘下来。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3.多读两遍,想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再简要回答。(3分). . .八、阅读守株待兔,完成习题。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注释: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

    9、下。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兔走触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 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九、阅读小古文,完成习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ng yng)读,(决 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横线画

    10、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整个句子。(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_4.读了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_. 答案见下一页答案:一来源:学.科.网Z.X.X.K1.想要 拟声词,形容钟声。2.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了。3.C4.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二1.(1)测量(2)到

    11、去,往 (3)量好的尺码 (4)同“返”,返回。2(1)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3.宁信度,无自信也。4.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5.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三1.荷花、何埂、荷叶、荷茎 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藕断丝连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四.1.山海经海外北经 神话 2. (1)追赶,赛跑。(2)黄河,渭水。3.(1)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2)还未赶到大湖,在半路因渴而死了。4.决心大(或志向远大)或不自量力的人。5.丰富了这一神话的

    12、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6.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五1. 晚 戏弄 听说 好 2.B 3.哪里有为人臣子却戏弄自己国君的呢?六1. xi 2.示例:予、吾、我等。 3.眼、口 4.不等解释,自然明白它的意思。来源:学科网5.示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德 歌德) 七1.D 2.B 3.因为好的东西肯定会为人所知,而路边的李子成熟了自然会有人去摘,如果好吃,树上则不会存留那么多,反之,李子应该是苦的。 八1. 跑 放,放下 希望 自己 2. A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想不劳而获,墨守成规,终究不会获得成功。九1. song 决 2.B3.(1)勤勉 以为耻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来源:Zxxk.Com(2)智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3)曾经来源:Z_xx_k.Com我曾经说过: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4.示例: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又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524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