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五)(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古文 阅读 专项 练习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五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谖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日:“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注释少时:小时候。诵:背诵。辍(chu)然:突然中止的样子。渲(xun):遗忘,忘记。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其母方织( ) 其母引刀裂其织( )2.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 何为中止?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 。3.孟母通过 这件事,告诉孟子 . 的道理。二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
2、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 释】自-从。 坠-掉落。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2.解释下列词语。涉_ 是_遽_ 求_3.翻译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作者是_时期_家_。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
3、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2)物莫能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4)其人弗能应也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誉之曰。译文: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_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2)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3)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4)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四、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幼时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4、破之,水迸,儿得活。来源:学+科+网1. 解释画横线的字。(1)众皆弃去( )(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3.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下面带点字解释有有误的一项是( )天雨墙坏雨:下雨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其家甚智其子
5、,而疑邻人之父。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来源:学科网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暮而果大亡其财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不筑,必将有盗。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其家甚智其子翻译:他家的那个孩子十分聪明。.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富人儿子非常聪明。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做人不要多管闲事。六、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曾子烹彘(zh)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
6、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 释曾子:孔子的弟子;女:通“汝”;顾:回来;彘:猪;特:只不过。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曾子之妻之市 听父母之教B.其子随之而泣 今子欺之C.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2.解释加点的字。(1)妻止之 止( ) (2)遂烹彘也 遂 (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来源:Zxxk.Com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来源:学*科*网Z*X*X*K七、阅读文言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河南专版)2020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检测卷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