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黄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黄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测试
- 资源描述:
-
1、检测内容:第六单元得分_卷后分_评价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九万里风鹏正举。_风休住_,_蓬舟吹取三山去_!(李清照渔家傲)2乱花渐欲迷人眼,_浅草才能没马蹄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雁门太守行一诗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正盛的诗句是:“_黑云压城城欲摧_,_甲光向日金鳞开_。”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_山气日夕佳_,_飞鸟相与还_。”5使至塞上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句子是:“_征蓬出汉塞_,_归雁入胡天_”。6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的命运
2、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_东风不与周郎便_,_铜雀春深锁二乔_。”7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逐步走向小康,但我们依然要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之风,要常记住一句名言:_一粥一饭_,_当思来之不易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朱柏庐治家格言)8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话: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学而不思则罔_,_思而不学则殆_。”(引自论语)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被甲(p)畎亩(qun)拂士(b)冀州(j)B魁父(ku) 陇断(lng) 穷匮(ku) 朔东(s)C弓弩(n) 按辔(
3、pi) 都尉(du) 殷勤(yn)D孀妻(shung) 始龀(chn) 智叟(su) 诏书(zho)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B )(2分)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防震疏散演练中,八年级(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啊、绘画啊、陶瓷啊等名贵物件。11下列各
4、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1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辛勤劳动”“资源匮乏”“空气污染”“高尚道德”这四个短语中,“辛勤劳动”与其他三个结构都不同。B“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妈妈在等待他回家的背影还时时出现在他的梦里。”一句中“在他梦里”为宾语。C“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
5、”该句为选择关系复句D“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名人传中提出的造就伟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痛苦与磨难。B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C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写成的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D“呼保义”是宋江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官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1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B
6、)(2分)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小小的对联融合了大文化据历史记载,英国女王送了光绪皇帝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ABCD15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某班学生白话文阅读复习阶段检测成绩统计表白话文阅读分值平均得分得分率说明文阅读129.6180.05%记叙文阅读1613.05
7、81.55%名著阅读94.9855.32%(1)根据以上表格,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_某班学生说明文、记叙文阅读比名著阅读得分(率)高(或学得好)。_(2分)(2)请你以本班学生身份给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一点建议:_示例:感谢您对我们的辛勤付出,您的教学很精彩,希望您以后多指导我们的名著阅读。_(2分)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一)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1619题。(9分)米树香香,糖树甜甜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长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
8、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9、西谷大米。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
10、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
11、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作者:乔娟。选自知识窗)16文章第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这样写生动有趣,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17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或糖树的三个突出特点。(3分)米树:树干粗壮,富含淀粉,生长较快,寿命不长。糖树:外形美丽,枝干高大,生产糖浆,寿命很长。18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给人直观而具体的印象,突出了米树叶子宽大的特点。
12、19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D )(2分)A米树终年常绿,有10年的寿命,可长到20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米宽,树干直径可达8米粗。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足足400斤的西谷大米。C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D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二)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2021题。(4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