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语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七单元 7 《天工开物》两则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资源描述:
-
1、-1-第七单元科学之光-2-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首 页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本单元所选的是古代科技方面的经典。“经典原文”稻治铁两篇选自天工开物,分别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语言简洁直白;“相关读物”麻叶洞天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既是一篇介绍地理风貌的说明文,又可看作是一篇优秀的记游散文,文章视野开阔,文笔优美,富有情趣,与天工开物的质朴无文相映成趣。这些古代科技著作,反映了明代以前中国在农学、手工技术和地理学上的科学成就。学习这些作品,要注意在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同时,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科学人文”的探求上,真正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
2、有过的辉煌以及它永不磨灭的文化价值。-3-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首 页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4-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首 页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1.两则行文较为简单,学习时可以自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体会古代科技著作的语言特点和叙述风格;然后互相合作讨论、认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2.学习麻叶洞天,可以和以前学过的山水游记(如魏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唐宋时期王维、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看看各个时期的游记散文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从而真切体会徐霞客游记的
3、科学价值。3.学习本单元,如果条件许可,同学之间可以组成科技小组,结合所学内容,做一些社会调查或实地考察:调查一下天工开物中所记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哪些至今仍活跃在民间;游历一下徐霞客曾经走过的山川名胜,做一些地理(或地质)考察。最后把这些调查或考察的结果总结出来,形成文字,激发自己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切实从科学史的角度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在艰苦恶劣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中勇于求索的精神。-5-经典原文7天工开物两则-6-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宋应星(1587
4、?),字长庚,奉新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期间(16381654)写成了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7-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
5、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局。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
6、有2 500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8-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9-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0-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1-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
7、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2-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3-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5.明句式(1)最迟者后于清明(介词结构后置)(2)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判断句)(3)其炎更烈于煤(介词结构后置)(4)以为受锤之地(省略句)-14-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
8、.文脉图解-15-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首 页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主旨归纳稻中主要谈了水稻的种植过程。这些记述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是育秧、插秧、灌溉的理论基础,在以前的农书中没有记载过。这种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解说,同时提出一系列理论概念,记述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科技成果的方法,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治铁中主要介绍了铁器的锻造工艺。文章详细介绍了铁器在锻造过程中的损耗、所需炭种以及如何使铁器更为坚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16-7天工开物两则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首 页阅读鉴赏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
9、1.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译文:水稻的品种最多。不粘的稻叫秔,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稻谷从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3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