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8.1 墨竹图题诗 课件 (共11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8.1 墨竹图题诗 课件 共11张PPT 北师大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墨竹 题诗 11 PPT
- 资源描述:
-
1、墨竹图题诗单元分析:墨竹图题诗是本册课文八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岁寒三友,它选编了六篇课文介绍“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名家名篇。其中前三首古诗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墨梅图题诗为主体课文,而梅香正浓竹颂黄山松为拓展阅读课文。他们同为写松、竹、梅,但体裁各异,笔法不拘一格。在教学时以前三首古诗为重点学习。这三首古诗都是诗配画,可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深远,相得益彰。松、竹、梅之所以成为岁寒三友,不仅因为三者不惧寒冷,更是因为他们能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而墨竹图题诗是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看到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
2、天劳顿,夜不思眠。本诗记载的是又一个不眠的夜晚,作者听着冷雨拍打窗子,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竟错觉为百姓发出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写诗作画的背景及目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2、了解诗歌的音韵美、结构美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了解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3、读出诗的韵味,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及所作的画的鉴赏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诗人品格的学习与敬佩之情。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3德育目标:体会
3、作者的胸怀和气概。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学环节:一、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二、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一)交流材料交流材料(上这课之前我布置预习作业查阅资料)(上这课之前我布置预习作业查阅资料)11、请学生介绍作者:郑燮(、请学生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1693-1765)字克柔,号)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课件:单元写作规划2(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