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1节语不惊人死不休__选词和炼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语言 艺术 语不惊人死不休 _ 炼句 课时 作业 新人 选修 语言文字 应用
- 资源描述:
-
1、第1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一、基础知识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_A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C大学应在
2、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D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语境,侧重点应该落在“新”字上,不应该“新、旧(基本职能)”并行,所以排除C项;然后再看“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的逻辑顺序,“发挥作用”是手段,“实现传承”是结果,而A、D两项都把这种逻辑关系颠倒了,所以排除A、D两项。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中期,为政府
3、设立的官方机构,_。_,_。_,_,_,此时,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成了书院是否有名的主要标准。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班”主要以收藏图书的形式出现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属机构作为隐居读书、聚徒教学的场所不过,其中也有少数是私人设立的元、明、清时,书院越来越受到朝廷直接控制ABC D【答案】B【解析】语境以“书院”由谁设立及其用途为中心。分析时抓住句间的联系即可,尤其要注重语句中有标志性意义和标明顺序的词语。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_,_,_。_。_,_。比如,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
4、,乃至句式等。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A BC D【答案】B【解析】横线上文讲到“风格”,比较四个选项,虽然和都提到“风格”,但比更适合承接上文,因为前者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而且后者中的“大师”在上文没提到。于是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更利于说明中的“复杂”一词。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_。前者的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
5、,生于名门,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放鸽、养蛐、架鹰、走狗、掼跤、烹饪,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时间。A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B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有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C有的人一辈子总想做点无用的事,这样的人生当然价值连城D有的人一辈子总想做有用的事,这样的人生即使失败也很光荣【答案】A【解析】注意话题、内容与句式的一致。根据后文内容,可知是讨论“有用”与“无用”的对比,排除B、D两项;从前句可知应为转折关系,排除C项。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
6、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大气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5千米高度的平流层,水汽含量已经极少。因紫外线的照射,位于平流层顶部的一部分氧分子被分解为氧原子,再与未分解的氧分子结合生成臭氧,_。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大气的上下对流。A逆温层由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升温而形成B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被臭氧吸收升温而形成逆温层C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而升温形成逆温层D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而升温,逆温层形成了【答案】C【解析】A、B项与上文衔接不如C项运用顶真手法更加紧密,D项与下文衔接不如C项紧密。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91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