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韩非子蚜2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单元 韩非子 子圉见 孔子 商太宰 课时 作业 新人 选修 先秦 诸子
- 资源描述:
-
1、2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鳣似蛇B而亡其富之涯乎C假人于越而救溺子 D彘臞,人乃弗杀【答案】C(A.“鳣”通“鳝”。B.“亡”通“忘”。D.“臞”通“癯”,消瘦)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晋近,奚不之晋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B虽远越,其可以安乎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C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桀以醉亡天下D其狗不知而吠之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答案】D(D.均为连词,就。A.动词,到/助词,主谓之间,不译。B.疑问副词,表反问/副词,恐怕。C.介词,凭借/介词,由于,因为)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陈轸
2、贵于魏王其恶者贵,美者贱利之所在,皆为贲、诸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 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答案】A(均为被动句;均为省略句,且都是省略了主语)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则毋生杨矣B子岂能毋怪哉C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答案】A(A.“生”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活下来”。B.“怪”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感到奇怪”之意。C.“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认为有才德”之意。D.“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认为美丽”的意思)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欲使无穷,其可得乎B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C必善
3、事左右 D虽远越,其可以安乎【答案】D(A.古义:无,不;穷,穷困。今义:没有穷尽;没有限度。B.古义:因,趁机;为,替。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古义:身边跟随的人。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D.古今义均为“能够”)二、课内阅读阅读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完成69题。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过:拜访B富有涯乎 涯:水边C比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 衣:穿D而不胜一人者 胜:胜过,超过【答案】A(过:经过)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人性恶的一组是()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太宰因弗复见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越远,利以避难
4、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纣为象箸而箕子怖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AB C D【答案】A(是庆封避难的思路。是说鲁穆公舍近求远的做法。是说鲁人不了解实际情况)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圉把孔子引见给宋国的太宰,子圉后来问孔子这人怎么样,太宰给孔子很高的评价,希望把孔子引见给国君。子圉怕孔子得到国君的重用而忽视了自己的地位,就劝告太宰别把孔子引见给国君。这则故事说明为国家选材是来不得半点私心杂念的。B狗认不认识杨布是凭着杨布出门穿过的衣服,这暗示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以貌取人,仅靠容貌判断会闹出许多笑话,判断一件事情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不能犯形式主义错误;
5、跟狗生气是不值得的。C鲁穆公为了跟晋国、楚国搞好关系,以便在患难的时候能找到盟军,不惜派儿子们去他国掌管兵权。犁锄一席话击中了要害,这样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做的对鲁国潜在的危急于事无补。D三只虱子为了在猪身上争夺最佳地盘吵吵嚷嚷,最后这些虱子不再争吵而是一起叮咬猪,猪不胜其纷扰,消瘦了下去。这则寓言表明了人们常常为眼前利益而忙乎,不能为长远利益而筹划。【答案】C(不是掌管兵权,而是做官)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_(2)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_【答案】(1)庆封在齐国作乱而想逃跑到越国。(2)现在晋国、楚国虽然强大,但齐国近在眼前,若不跟齐国搞好关
6、系,鲁国的祸害恐怕救不了了。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7、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选自韩非子)【注】甽 (qun) 亩正:意思是田界不再被破坏侵占。甽,田边的水沟。坻(ch):水中的小块陆地。窳(y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9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优秀课件(26张 )(共2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