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1师说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古代 议论 散文 11 课时 检测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11师说一、基础训练1下列对于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用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圣人无常师常:一般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ABCD解析:选C本题中,应为“岂,哪”,为“固定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君子生非异也B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或师焉,或不焉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D圣人无常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解析:选CA项,出生/通“性”,禀赋,资质;B项,无论,不分/通“毋”,不要;C项均为“有的”;D项,固定的/一般的
2、。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BA项,用在句中,舒缓语气/用在句末,表判断。B项,均为“向”。C项,却/那么,就。D项,介词“在”/语气词,表疑问语气。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A项,的/定语后置标志词;B项,宾语前置标志词/代词,为前置的宾语;C项,均为代词“这些”;D项,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5下列各项中,与例句画线部分句式特征不同的一项是()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若属皆且为所虏D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解析:选
3、D例句画线部分为被动句,A、B、C三项与之同,D项为状语后置。二、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争 臣 论韩愈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行古人之道,天子以为谏议大夫。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愈应之曰:“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或曰:“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愈应之曰:“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
4、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从谏如流之美。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或曰:“阳子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或曰:“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传【注】曰:惟
5、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注】传:指国语。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B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C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D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找出句中的动词“闵”“得”“不
6、敢”等,观察句子,可知“闵”与“不敢”前应断开,可排除C、D两项;找出专有名词或实词,“圣人贤士”不能断开,排除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夫: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等十三级。后来大夫仅是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B在野:原指不在朝廷做官,后指不做官后隐居山林。C布衣:原为麻布衣服,因百姓多穿麻布衣服,后代指平民百姓。D君子:指人格高尚或地位高的人,也用于对别人的敬称。解析:选B“在野”并无隐居山林之意,应为不做官,不当政。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阳城上不劝谏君主,下不关心百姓疾苦,不能很好地履行大臣宰相的职责,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97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