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课后针对训练11百喻经六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7062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9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五 单元 佛理禅趣 课后 针对 训练 11 百喻经六则含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资源描述:

    1、课后针对训练11百喻经六则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此之谓自谦B上恤孤而民不倍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D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解析:A项,“谦”通“慊”,满足;B项,“倍”通“背”,违背;D项,“直”通“值”,价值。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B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鲜:很少C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去:前往D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患:祸害,灾祸解析:去离开。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修身也,尊贤也C上长长而民兴弟D圣人之所以为圣解析:A项,“明”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

    2、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A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者”,表停顿;代词,的人。B项,“其”,代词,他;语气词,表推测。C项,“乎”,都相当于“于”,介词。D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_,_;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2)_,_,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3)法即一种,见有迟疾,_,_。(坛经)答案:(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博学之审问之(3)见迟即渐见疾即顿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3、。译文:_ (2)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译文:_答案:(1)就像那个愚人一样,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觉得味道很差,这也是一样。(2)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二、课内文本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诈言马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

    4、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到B以其怖故,不能战斗 怖:害怕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默:沉默D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复:同样解析:D项,“复”的意思是“又”。答案:D8下列语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写不

    5、正确的一项是()A诣市卖之,以其贵故,(沉水)卒无买者。B(那人)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在)死人中。C(骆驼)既不得出,以(入头瓮中食谷)为忧恼。D(那人)即用其语,以刀斩(骆驼)头。解析:C项,应为:(骆驼)既不得出,(那人)以(入头瓮中食谷不得出)为忧恼。“忧恼”的主动者是“人”而非“骆驼”。答案:C9下列有关入海取沉水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他把沉香运回到家里。B由于沉香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他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C他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

    6、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D那人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解析:A项,“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与原文内容不符,应是“经过一年”。答案:A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译文:_ (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译文:_解析:在第(1)句中,注意“语言”是同义复词,“语”即“言”;“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成白色”。第(2)句中,“我教汝出”为省略句,应为“我教汝出(法)”;“自得”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意思是“自然”。答案:(1)有

    7、人看了看马尾巴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2)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三、课外文本阅读阅读百喻经中的这篇文章,完成1114题。三重楼喻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馀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钱财,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土作楼。愚人见其垒土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

    8、:“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层。”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层?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馀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馀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B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馀下三果

    9、/唯求得彼阿罗汉果/C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馀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D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馀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解析:句中的“言”“唯”等词可以作为断句的标志。答案:A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喻: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这种文体是作者对某种理论、主张通常是借托某种事物,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达到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的目的。B轩: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有窗的长廊或小屋等。本处指前者。C世尊:是对佛陀的尊称,佛的十号之一,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10、便有一尊佛住世,佛是最尊贵的,所以用世尊来称呼佛,为世间最尊贵的人。我们在佛经上常见的“世尊”是指释迦牟尼佛。D三宝: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佛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后以指佛教。解析:B项,“轩”与“敞”一起表示宽敞的意思。答案:B13选出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本故事意在劝说修行佛法者,应该虔诚修持,精勤修敬三宝,不能懒惰懈怠,欲得正果,应从根基修起。B本故事所含有的道理与“海市蜃楼”同,都是言基础的重要性,任何想抛弃基础而一步登天的做法都是愚蠢的。C这个故事讽刺了

    11、那些不脚踏实地,只作空想、幻想的人。D这则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要想有大的建树,要想使自己的人生精彩,不能只艳羡他人的辉煌,应从自身脚踏实地地做起。解析:B项,“与海市蜃楼同”错,“海市蜃楼”喻虚无缥缈的事物。答案:B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译文:_ (2)如彼愚者等无有异。译文:_答案:(1)为什么以前没有建造一座像这样的楼呢?(2)和这个愚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参考译文: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却愚蠢无知。他来到一个富人家做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有建造

    12、一座像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叫来木匠,问道:“懂不懂怎样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建造的。”愚人于是就说:“现在就请你照样为我建造一座楼。”这时候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愚人看到他这些安排,心怀疑虑,不能明白,就问他:“你这在干什么?”木匠回答说:“我在建三层楼啊。”愚人又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楼房。”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就能造第二层的?哪能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道理?”这愚人固执地说:“我现在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替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当时的人听说这故事,都笑话他:“哪有不盖下面一层就能造到上面第二层、第三层的!”这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四辈弟子中,有的人不虔诚修持,不敬重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修得正果,因而他说:“我现在不需要那三果,只求修得第四阿罗汉果的最高果位。”这也同样被当时人们耻笑,和这个愚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课后针对训练11百喻经六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06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