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17少年闰土6_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导学案 17 少年 新课
- 资源描述:
-
1、少年闰土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2.理清文章结构脉络,了解主要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3.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从外貌和语言描写中了解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纯朴、活泼的农村少年。体会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点: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他的特殊感情。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四、资料链接:本文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是鲁迅于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反应
2、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作者回故乡,童年的伙伴、农民闰水(也就是文章中的闰土)来探望他,伙伴的巨大变化使作者感触万千,引起了作者的深切同情,于是鲁迅艺术的再现了农民闰土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节选部分是作者与小伙伴少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写出了一位聪明、活泼、能干、可爱的农村少年,表现了他们少年时代纯真的友谊。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准备:设计自学单 学生根据自学单完成学习任务 有关鲁迅的书籍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初识鲁迅:师读内容,学生猜测是谁?你了解鲁迅多少?(学生交流)在我们的书上也有一段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自由读P80资料袋),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3、(齐读资料袋内容)2.本单元四篇课文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生指名读单元目标提示,齐读)3.说说鲁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二、根据自学单,同桌交流在自学时遇到的不懂之处,再次修改。三、检测自学任务完成情况1.检查字词(1)同桌互相选择段落朗读,校对课堂作业本P32第一题,有效作业本P54第一、二题。(2)校对课堂作业本P32第二题,有效作业本P54第三题。指名读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说意思。其间、仿佛、便是、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素不知道、如许、先前。(3)听写词语。2.默读课文,说说文章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几件事?用简练地语言概括出来。用“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
4、几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少年。”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指名说,同桌说。3.初识闰土交流外貌描写:(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什么样子?划出句子,熟练朗读。(2)这是什么描写?通过这段描写,你发现闰土和“我”以前的朋友有什么不同?(3)通过这段描写,你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4)文章还有哪里对闰土的外貌作了描写?指名读,齐读。(5)比较两段描写有什么不同?(真实与想象,前者侧重穿戴,后者侧重行动)(6)校对有效作业本P54填空,P55阅读平台第一题。交流名字由来:闰土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指名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齐读句子。4.“我”和闰土的感情如何?指名交流。课文里怎么描写的?指
5、名读句子。四、拓展仿写1.齐读三段外貌描写(鲁迅、闰土),说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2.交流自己搜集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指名读片段。3.选择一位熟悉的人物,用几句话描写人物外貌。(写在课堂作业本P33最后)交流。五、作业1.背出1、4两段,并默写。(自己本)2.采蜜集:搜集有关ABB型的词语(不少于30个)3.推荐阅读有关鲁迅的书籍1本。第二课时一、导入文章仅仅是从外貌这一单一的描写来介绍闰土的吗?还有什么描写?(语言)二、检测自学任务完成情况1.再识闰土(1)默读课文616自然段,说说闰土向“我”介绍了哪些事?重点是哪几件?指名交流。(2)想象闰土向“我”介绍农村生活时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课堂教学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