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二组5 古诗两首∣人教新课标 (共9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二组5 古诗两首人教新课标 共9张PPT 四年级 上册 语文课件 第二 古诗 新课 PPT
- 资源描述:
-
1、一、看拼音,写词语。mfi 莫非腊月浑然怀疑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只缘身在此山中。()A.边缘。B.因为。C.缘分。2.山重水复疑无路。()A.疑问。B.怀疑,担心。C.犹豫,迟疑。3.不识庐山真面目。()A.认识,辨别。B.知道,懂得。C.知识。BBA三、把诗句补充完整。1.横看成岭侧成峰,_2.莫笑农家腊酒浑,_四、写一写诗句的意思。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远近高低各不同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能认清庐山真正的面目,只因为(我)身处于庐山当中。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当(我)正怀疑(或担心)前面没有路时,却突然出现一个柳绿花红
2、的小山村。五、精彩回顾。默写古诗题西林壁,并完成练习。题西林壁_,_。_,_。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 不同位置观看_ 的感觉。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_,_。”这两句诗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正面侧面远近高低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六、课文链接。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湖阴先生:王安石的邻居、好朋友。畦:田地间分的小块区域。闼:(t)泛指门。排闼:推开门。1.下列
3、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前两句写庭院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 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C 诗歌赞美了湖阴先生家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好朋友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无法过上这种生活的无奈和痛苦。2.“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两座青山推门而入,(争着为主人)奉献上一片青翠”。这一句诗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达到了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C2.“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两座青山推门而入,(争着为主人)奉献上一片青翠”。这一句诗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达到了_的艺术效果。拟人形象生动七、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品味一下诗句里都有哪些颜色?1._,_河入海流。2._,万条垂下_丝绦。3._,_云生处有人家。4.日照香炉生_烟,_。5.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_橘_时。6.小时不识月,呼作_玉盘。白日依山尽黄碧玉妆成一树高绿远上寒山石径斜白紫遥看瀑布挂前川黄绿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秋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堂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8 登高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