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苏武牧羊_北师大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导学案 牧羊 北师大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导学案主备人:王俊叶 审核人:孙莉( )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苏武牧羊总课时:2分课时:1课型:预习展示课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恭恭敬敬、生死置之度外”等词语。3、感受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坚贞的民族气节。【知识链接】1、公元前 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河西匈奴被迫放弃焉支山和祁连山这两道天然屏障,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他们虽然打不过汉朝,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公元前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
2、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2、“旌节”古代用彩色羽毛装饰的旗子。【自主学习】1、比较第 1 和第 6 小节内容,发现“变化”。2、认真读这两小节,你发现写苏武出使前后内容有些什么变化?3、自由读课文思考: 19 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因而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二、合作探究1 自由读课文,简单交流“变化”的原因。2 学习第 4 节和第 5 小节(苏武已受各种折磨)。3、理解“生死置之度外”的意思。4、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具体的事例告诉了我们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三、展示激励1、 想像:苏武终于又回到了京城,此时此刻,他在心里大声呼喊些什么?2、 想像:来迎接苏武的人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1、 分组展示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课件小学优秀公开课.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