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1 实战演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1 实战演练 WORD版含答案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习题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考点 实战 演练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第二部分专题七考点一题组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遣悲怀唐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_【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样
2、的形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沽酒拔金钗”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表现其安于贫苦。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梅雨唐柳宗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素衣:本句是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_【答案】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腹忧愁的诗人形
3、象。诗人被贬于永州,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上是因为自己内心烦忧。【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首先要结合诗歌的颔联及注释“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然后结合颔联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乌夜啼唐李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注】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苏氏。秦州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妇。苏氏织锦,端中作此回文诗赠之。”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析。_【答案】本诗
4、描绘出傍晚时分乌鸦栖枝,织锦秦川女在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夕阳暮云,乌鸦盘旋喧嚣,将栖未栖;织锦女子深深思念远方的丈夫,悲愁郁结,停织落泪。【解析】要描绘出诗中展现的景象,首先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词语。起首两句描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思妇。远方的丈夫何时归来?“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追忆昔日恩爱,感念此时孤独,种种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途中见杏花唐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
5、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其作用。_【答案】颈联描绘了诗人在路途中看到的一幅凄凉的画面。树木的枝梢空疏,傍晚只有归巢的黄莺到来,空气中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连喜欢花的蝴蝶也不见飞来。衬托了独自开放的杏花的孤寂之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颈联“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是全诗唯一全部写景的一联,此联写景颇具特点,前句是眼前之景,后句为想象之景,前后互为补充,虚实结合,营造出凄冷、孤寂的早春氛围,同时也衬托出一枝红杏独自开放的寂寞之感。题组二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
6、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注】鼙(p):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近及远,
7、由地面到天空。【答案】DE【解析】D.“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字表现出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只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E.“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错,应该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景,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2)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_【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两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解析】诗歌的一、二句按照时间顺序。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04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