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习题天天练 30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习题天天练 30 WORD版含解析 2019 年高 语文 全程 训练 计划 习题 天天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天天练30古代文化常识专练(二)基础过关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和老子被尊为“黄老思想”的创始人。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C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水利、屯田等事务,为国家财务行政的最高机构。D乞骸骨,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简称“乞骸”。答案:C解析:掌管水利、屯田事务的是工部。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
2、人也称“孝廉”。B服阕,指三年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C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优礼诸侯、大臣所赐予的九种物品,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些物品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其使用价值。D束发,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曾写道:“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可知归有光20岁时开始在项脊轩读书。答案:D解析:“20岁时开始”错误。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
3、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D“易”指的是周易,它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六经”之一。答案:C解析: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才能称为“太子”。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耄耋”常用来指高龄、高寿。“耄”指八十到九十岁,“耋”指七十到八十岁。B“从弟”指堂弟,“从”指堂房亲属,比如有“从兄”“从父”等。C古代人都有名和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举行成年礼后起的。D“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答案:C解析:在古代,一般是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很少有字。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更
4、衣”在古代有更换衣服的意思,也是上厕所的一种委婉说法。B“山东”,在战国、秦、汉时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也指太行山以东地区。C“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D“避席”,古人布席而坐,当对人表示尊敬时就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答案:D解析:“避席”指的是起身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错。6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卑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指出身低微、为人粗野。B“青庐”指青布搭成的帐篷,古代北方民族举行婚礼时常使用。C“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
5、,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答案:C解析:“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7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免胄,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如“驾崩”“崩殂”等。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年号纪年法。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答案:C解析:“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秋季最新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共2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