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1

类型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16458
  • 上传时间:2025-11-15
  • 格式:PPT
  • 页数:41
  • 大小:5.9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广东省 广州 市花 都区赤坭 中学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24 课件 新人
    资源描述:

    1、诗经蒹葭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2、体味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3、感受中国诗歌含蓄表达的传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体味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教学难点:“水”“伊人”等意象的理解教学方法讨论,点拨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词灿若星河,佳篇如林,诗歌以她完美的艺术形式,不朽的审美价值哺育了无数才华卓绝的文人墨客。在中国诗歌这条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中,我们跨越千年的时空向远古走去,去探寻诗歌光辉的源头,我们一路走过了元曲、宋词、唐诗,走过了汉赋、楚辞,当我们穿过岸边依依的杨柳,拂开水上参差的荇菜,我们听到了雎鸠关关的鸣叫之声,听到了伐木者坎坎的伐檀之声,看到了深秋清晨泛白芦花,看到

    2、了寒冬时节霏霏的雨雪 三千年前的那块小洲,三千年前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缕风,岁月的风尘无法将之覆盖,时光的流逝无法将之湮灭。这节课,让我们徜徉于诗经的网上艺术殿堂,去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去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本只称诗,或举其整数城“诗三百”。后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诗经的“风”“雅”“颂”“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

    3、风骚”)“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诗经的“赋”“比”“兴”赋就是陈述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辞。比、兴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诗经.蒹葭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这是一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足见此首诗对后世创作影响之大、魅力无穷。播放背景音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

    4、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蒹葭伊人溯洄萋 萋晞湄跻坻涘沚jin jiy rns huq qxmijchszh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

    5、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美读全诗,重在鉴赏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可以有如下看法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首诗意境优美,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

    6、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总结看来本诗的确“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明确: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全诗三章,每一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明确:每一章都是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诗歌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

    7、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明确: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执著专一。二、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

    8、括作品的美?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b、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c、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

    9、难解。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学习检测 1、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A、内容 B、地区C、音乐 D、作者C2、诗经的“国风”中最长的一篇是()A硕鼠B、蒹葭 C、氓D、七月D3、下列出自诗经的诗歌作品中,没有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是(

    10、)A伐檀B、硕鼠C蒹葭D、七月C4、下列有关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共收录西周初年至战国末期诗歌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篇)”。B、从体裁上讲,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曲诗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C、从艺术手法上讲,诗经又分为“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D、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比较整齐,这是诗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形式A 5、下列选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尊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B、诗经相传为孔子所作,他常用诗经作

    11、为教本来教育自己的弟子。C、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D、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B 6、对蒹葭一诗的意境分析正确的是()A、明朗健康B、深挚缠绵C、朴实无华B7、对蒹葭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蒹葭第一节写主人公隔水相望,伊人姗姗而来,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B、诗的第二、三节,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C、蒹葭是一首叙事诗,有明确的故事,明确的叙事线索。D、蒹葭是诗经中朦胧美的名篇,它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C结束语:邓丽君婉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千古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诗经是诗,是画,是歌,是乐,诗经翻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创造了一片几乎是一去不复返的灿烂与辉煌。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句子,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需要经典,是因为我们时常感到自己的肤浅。”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的歌谣传唱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645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