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 外国语学校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下学 期期 考试 试题
- 资源描述:
-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代都市社
2、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个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
3、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
4、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有一位兼司法官的县长曾和我谈到过很多这种例子。有个人因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在乡间这是理直气壮的,但是和奸没有罪,何况又没有证据,殴伤却有罪。那位县长问我:他怎么判好呢?他更明白,如果是善良的乡下人,自己知道做了坏事决不会到衙门里来的。这
5、些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却会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制定法律,其目的是保护个人权利,因为个人权利是不可侵犯的。B乡土中国是
6、稳定不变动的,生活在传统观念中的中国人对于变化的规则不能适应。C在农村,法律和传统伦理是矛盾的,这使得现代司法制度在农村无法真正建立。D现代法律与时俱新,强调人人平等,司法又有特定程序,这都是令乡人感到隔膜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当时乡下发生的真实案例,是为了说明在乡下现代法律与传统伦理的矛盾。B费孝通的文章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生动具体的分析,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C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建构全文,将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的不同作为论述的基础。D文章末段针对现实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思考文中所提的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7、是( )A在当时的农村,诉讼增多,人们利用法律来为自己谋利,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B费孝通对于新的司法制度在农村的实践心怀忧虑,认为法治秩序不能脱离社会基础。C在传统农村,人们遇到纷争,一般并不选择打官司, 而是寻求传统的调解方式。D“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这句话是不符合现代的法律观念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
8、臣属。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六年,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
9、后十余日,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得斩布鄱阳。十一月,高祖自布军至长安。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卢绾闻高祖
10、崩,遂亡入匈奴。丙寅,葬。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4下列加粗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臣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B不绝粮道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世世无有所与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D拨乱世反之正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B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C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D高祖还归
11、/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帝王对贵戚功臣封赐的一种爵位。周代开始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种爵位,后来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B汤沐邑,指在古代诸侯王朝见天子时,天子在京城附近拨出赐予诸侯以供其住宿及斋戒沐浴费用的城邑。C崩,是指帝王或王后死。古代对不同身份人的死有不同说法,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D本纪,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和政绩。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有上变事告楚
12、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2)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89题。阙题刘昚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昚(shn):谨慎,慎重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描写一幅云雾缭绕、山高路陡、溪水潺流的风景画,使人领略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韵致。B. 溪水悠长,春色悠长,作者将“春”与“青溪”作比,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春意描写得形象生动。C. “闲门”乃少有人出入的清静之门,门朝
13、山路,柳掩书斋,颈联暗示主人的孤寂落寞、高雅脱俗。D. 日光朗照,深柳掩映,清幽的光亮散落衣裳,尾联光与形的明暗对比凸显出深幽恬静的意境。9本诗的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苏轼赤壁赋中,极言生命短暂渺小的句是: ,。(3)概括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军容之盛的句子是: , 。(4)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滚滚长江,以酒祭奠明月,感慨人生的两句是: , 。 (5)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
14、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 _第卷三、文化常识(15分)11刘备在三顾茅庐时担任哪个州的州牧?请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州 B. 扬州 C. 豫州 D. 益州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察举,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孝顺父母,品行廉洁。是察举制度中的一种名目。B.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礼学资料的汇编。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C.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四。D. 豫章,古代区域名称,指现在的南昌地区,唐朝初期把豫章郡改为“洪州”。13.下列句子中“一”的用法
15、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B.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14.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庆历四年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天启壬戌秋日”“淳熙丙申至日”A. B. C. D.1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四方上下是称“宇”、古往今来称“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B.古代人把星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星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李白蜀道
16、难中有“扪参历井仰胁息”,其中“参”“井”就是星宿名。C.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如滕王阁序中有“星分翼轸”就是指南昌城对应天上“翼”“轸”两个星区。D.华盖,星座名。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有了华盖星,运气就好。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一个理想的受教育者,不一定要 ,而只须明辨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的,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知识上能鉴别。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满装着历史事实的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则是完全错误的人。我曾遇见过这一类的人,他们在谈话时,无论什么题目,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2019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第1单元 自读文本 项脊轩志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