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开天辟地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开天辟地 苏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3. 开天辟地
- 资源描述:
-
1、开天辟地教案教材分析:神话是人类远古时期的产物,闪烁着极其迷人的色彩。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创世神话想象奇丽的特点。故事出自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多认为是从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与南方民族“盘瓠传说”演变而来。课文脉络清晰,分4个部分。其中“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力。学情分析:学生在一至三年级的学习中已学了一些神话故
2、事,但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感知、积累文中准确生动地语言。学生可能对盘古为创造光明、美好的世界所表现出的献身精神缺乏深切的感悟,在这方面要花大力气帮助学生领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3.感受盘古这个神话人物,激发学生阅读、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是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创造了世界,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文辞优美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文中文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文辞优美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小黑板。学生:1.收集并阅读与盘古开天辟地有关的资料。2.预习课文,理解字词。教学流程:激情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再读课文,了解大意书写生字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板书课题)2.师: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收集到许多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资料,谁愿意
4、向大家介绍?(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介绍盘古)师可补充:盘古是我国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祖先,他殚精竭虑,以自己的身躯化生出生机勃勃的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所敬仰。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中蕴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学和哲学等内容,是研究宇宙起源、创世说和人类起源的重要线索。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师:同学们已经初步预习课文。课文中的生字你们能读准吗?(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丈、柱、浊”是翘舌音,“丈、拢”是后鼻音,“斧”和“肤”音节相同,声调不同。2.师:这些生字的字形你仔细研究过吗?哪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学生回答:(1)本课生字以左右结构为主,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 (2)
5、“拢”字的右半边不要少写一撇,否则变成“扰”字了。(3)“竭”字的右下是“人”,不要写成“”)3.师:看来,大家对文中的生字预习得很认真,我们再来看看你理解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学生回答)还有哪些词语你没有弄明白,和大家一起讨论。混沌: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冉冉:慢慢地。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雷霆:声音极大的雷;霹雳。皎洁:明亮而洁白。纵横交错:形容事物相互交叉或情况错综复杂。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4.师: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谁愿意读?(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引导同学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适时点评。注意读
6、好第2、7自然段中的两个长句。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师:出示一组成语,请大家读读。(指名读,齐读)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这组词分别写了哪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回答)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第l自然段)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第2自然段)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第35自然段)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第67自然段)2.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归纳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四、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斧、厚、竭、液”的书写。五、作业设计1.为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倒下(do do) 倒水(do do)血液(xu xu) 破碎(su shu
7、)2.形近字组词。注( ) 拢( ) 竭( ) 厚( )柱( ) 扰( ) 渴( ) 原(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天( )地 ( )天( )地( )天( )地 ( )天( )地板书设计:13 开天辟地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勇于献身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教学反思:教学开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想象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6、7、8自然段。重点难点: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难点:感受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教学准
8、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课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课文学习课文感受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合作探究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2.师: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又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深人体会。二、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师:在盘古还未开辟天地前,宇宙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个词让学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三、学习第二段(第25自然段)1.师: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认真默读第25自然段,感受人类的祖先盘古给你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 藏戏|人教新课标 (共1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