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颐和园.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18 语文四年级上册
- 资源描述:
-
1、18 颐 和 园教学要求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姿态不一”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具准备字典、词典、课文中三幅插图的挂图、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课时两课时课文详解颐和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写出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又大又美。
2、48588;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句导读:点明了浏览行踪。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句导读:这句话抓住了长廊“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每一间的横槛(ji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句导读:抓住每一间横槛上五彩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句导读:抓住了长廊风景宜人的特点,从外部介绍。段导读:第2自然段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写长廊的景色。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句导读:
3、过渡句,交代行踪。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n)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璃瓦闪闪发光。这句话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佛香阁的特点?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从“一排排”这个词语中可以感觉到什么?段导读:第3自然段描写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黄、绿、朱红”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中能感受到什么?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游船、画舫(fn)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乎不留
4、一点儿痕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向东远眺(ti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句导读:写远处的城楼和白塔,突出它的古老。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句导读:过渡句,交代行踪。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d)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ti)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
5、的。十七孔桥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段导读:第5自然段描写昆明湖的主要景点:长堤、湖心岛和十七孔桥。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不同景物的主要特点,细致描绘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畔的美丽景色。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照应开头,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知识点详解 杆,这里读“n”,指杆子。 昆明湖:北京颐和园的半天然、半人工湖,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耸立”一词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使人感觉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气势宏伟。感受到颐和园古色古香的美。精彩句解析:比喻,既写出
6、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又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的水质好。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一个“滑”字,颇有情趣,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白塔:位于北海公园琼华岛上,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知识点详解 杆,这里读“n”,指杆子。 昆明湖:北京颐和园的半天然、半人工湖,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耸立”一词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使人感觉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气势宏伟。感受到颐和园古色古香的美。精彩
7、句解析:比喻,既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又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的水质好。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一个“滑”字,颇有情趣,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白塔:位于北海公园琼华岛上,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读通课文。2.图文对照,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北京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还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
8、风景。颐和园就是其中一处著名的景点。它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读读课文,一起感受它的美丽。二当堂预习、交流,初步了解课文1.自主预习提示。(1)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音,找准词。(2)运用各种巧妙方法记住生字。(3)借助字典、词典解决不理解的词语。(4)用“”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5)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熟,读出感情。2.自学效果汇报、交流。(1)四人一组交流预习情况。(2)教师考核、点拨。颐:读y,不要错读成y。“颐”的左边是“”,不要写成“臣”。幅:读f,不要错读成f。栽:左下角是“木”,不是“车”。堤:读d,不要错读成t。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琉璃瓦: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
9、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块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画舫: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3.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读课文。要求:准、通。(2)选读一个自然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第1自然段: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2自然段:长廊不但长,而且内有五彩的画,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第3自然段: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佛香阁、排云殿。第4自然段:站在万寿山上眺望山下美景。第5自然段:昆明湖、湖心岛、十七孔桥各具特色,吸引着游人。第6自然段:颐和园景色美丽,令人流连忘返。(3)为三幅插图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边读课文边赏图,体会描写的顺序。课后反思1.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习作:游__》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