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10 新闻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10课 短新闻两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风大浪急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前所未有。“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
2、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解析:本题从
3、上文来看,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 A、B、D三项的主语都是“小岛”,应排除。故答案应为C项。2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白海豚保护区”后面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B)A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B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D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解析:文中省略号为列举未完,省略同类事物。A项,引用别人的话的省略。B项,省略同类词句,与原文一致。C项,省略重复词句。D项,表示话没有说完,语意未尽。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4、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A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B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C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D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解析:本题画线句子中“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搭配不当,“揭示了新结构方案”谓语和宾语不搭配,可改为“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
5、案”,B项修改正确。A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C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 “提出了方案”。D项,“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改为“揭示了机理,提出了方案”;“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故此题答案为B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奥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中国网1月9日讯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144人,波兰人卡齐米尔兹皮乔夫斯基就
6、是其中之一。如今已91岁高龄的他讲述了70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1942年6月20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感到害怕,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车里有4个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那个卫兵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制服、开着偷来的汽车
7、的波兰囚犯。而行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就是皮乔夫斯基。皮乔夫斯基说:“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囚犯们每天必须工作12至15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皮乔夫斯基回忆说:“在开始的3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从1940年6月到1941年6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问题最简单的方法。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惊。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如果谁的勺子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9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6商鞅南门立木(2)∣语文S版 (共1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