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儒家 第1课 礼制与仁学课时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礼制与仁学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以礼节之节:节制 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治理 C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高兴 D无求生以害仁害:损害 【答案】C乐:喜爱。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礼之用,和为贵道之以政 B齐之以刑仁以为己任 C知和而和任重而道远 D能使枉者直知者不惑 【答案】D“者”:代词,“的人”。A项“之”结构助词, “的”;代词,“百姓”。B项“以”介词,“用”;介词,“把”。C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3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情况的一项是()A道之以政B不知礼,无以立也 C樊迟未达D仁者乐山【答案】AA项“道”,名词活用为
2、动词,“治理”;B、C、D项为一般动词。4对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B人而不仁,如礼何?(固定句式)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定语后置句) D问知。子曰:“知人。”(省略句) 【答案】CC项为状语后置句。 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礼之用,和为贵和:和谐B斯为美,小大由之由:依照,遵循C民免而无耻免:免罪D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格:格调【答案】D格:归服。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B不以礼节之道之以德C有所不行某所,而母立于兹D有耻且格臣死且不顾,卮酒安足辞【答案】B“以”:介词,“用”。A项“之”: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代“和的原则”。C项“所”:代词,“的”;名词,“地方”。D项“且”:连词,“而且”;副词,“尚且”。7下列对原文理解、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子认为,礼的作用,应当以和谐为最可贵。B有子认为,先王治理国家,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管理国家。C孔子认为,如果用刑罚来治理国家,百姓就会为了逃避刑罚而变得没有羞耻之心。D孔子认为,德、礼比政令、刑罚更为
4、重要,才能使百姓知耻而心悦诚服。【答案】B“由着自己的性子”是对原文“由”的错误理解,应该是遵循“和”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克:克服B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C天下归仁焉归:归向,归附D而由人乎哉乎:助词,“吗”【答案】A克:克制。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答案】DD项与例句的“焉”均为助词,“了”。A项为兼词,“于此”。B项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为疑问副词,“哪里、怎么”。10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_(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_【答案】(1)施行仁德,全靠自己,还靠别人吗?(2)有志之士和仁德之人,不会为了求得生存而去损害仁德,只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
6、三月,粥【注】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
7、,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 粥:通“鬻”,贩卖。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B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 C三日不听政D则吾犹可以止 【答案】AA项,下人:处于人之下,即礼贤下士。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子路宿于石门B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先度其足,而置之其坐C孔子遂行,宿乎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答案】AA项,于:介词,在。B项,而:连词
8、,表假设,如果/连词,表承接,不译。C项,乎: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D项,以:介词,表原因,因为/连词,表目的,来。13下面对文章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门人批评了他,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B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给鲁国,黎提出不同意见,齐国国君采取了他的建议,先送舞女和骏马给鲁国。C齐国人用女乐迷惑鲁国国君,鲁君三日不理政务,祭祀时又不守礼制,孔子就离开了鲁国。D师己送走孔子后,把孔子走时的话告诉季桓子,季桓子叹息着说:“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齐国的女乐。”【答案】AA项,“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478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