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考点链接4 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考点链接4 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考点 链接 古代 诗歌 阅读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考点链接(四)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组(27分)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9分)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转须:反而更应该。(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
2、加亲善友好。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解析:C项,“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理解有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她本来就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要插上篱笆。(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妇人打枣,还特意写诗劝慰吴郎对妇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
3、民。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9分)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以欢娱双亲。黄牛峡:位于今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首句,诗一发端即显露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悒之气。B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着眼于整个时代。C第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
4、,进一步点明了诗歌题意。D第七、八两句既有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担忧。解析:D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担忧”不正确,末句句意是“只怕不能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2)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答: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诗人将因友人离去而顿生的孤寂伤感寄寓其中。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是虚写,是诗人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白马江畔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充分地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
5、之时的伤感。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诗人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诗人从视觉角度描写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三点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9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与诗歌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本诗是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诗人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刘禹锡有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为我引杯添酒饮”中“引”本意为用力
6、拉开弓,这里形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C“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作者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饱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解析:B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理解有误,根据诗歌首联可知,应该是刘禹锡为他斟酒,白居易为刘禹锡击箸。(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
7、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刘禹锡在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结合诗句内容,概括这两组诗句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6分)答:白诗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直抒胸臆。该二句是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刘诗则体现了乐观的情绪与豁达的襟怀,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第二组(27分)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9分)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1)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99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四年级上语文课件(A)-赵州桥_沪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