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8、杜牧诗三首 题乌江亭 (3)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8、杜牧诗三首 题乌江亭 3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散曲 选读 教学
- 资源描述:
-
1、咏史之恋,诗为史的昭雪 题乌江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题乌江亭写作背景,明晓诗作观点。2、 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咏史诗评价同一历史的不同角度和方法。3、 以读促写,针对同一段史实,学会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以诗歌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提升思维能力与咏史诗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掌握诗歌大意,通过对比手法分析诗人评价历史的不同角度。2、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针对同一史实,从不同角度创作咏史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鉴别诗人咏史抒怀中或评价历史是非或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艺术特色。2、 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咏史”情怀,用诗鉴别历史。教
2、学重点:鉴别咏史诗评价历史的不同角度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创作咏史诗。学时:共1学时。教学过程:1、 基于史料,分析所咏对象。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
3、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2、对比分析杜牧题乌江亭与王安石乌江亭针对项羽自刎乌江,诗人各持什么观点。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明确:杜诗: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对项羽的惋惜、批判之意。也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认为民心和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53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