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3相信未来 课件(苏教版必修一).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1.3 相信 未来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语文:1.3相信未来 课件(苏教版必修一)作者介绍1.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诗集有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助学链接 朦胧诗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目标一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1.请你找出相信未来中表明当时环境险恶的意象,并结合诗歌的情感分析一下它的表达
2、效果。【解读探究】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能力,诗歌通常通过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分析诗歌意象的表达效果,主要分析作者通过具体的人、事、物表现某种情感或抽象的道理,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答案:“蜘蛛网”“灰烬的余烟”“深秋的露水”“凝露的枯藤”等。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审美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空间。目标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2.诗中“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请你结合自身体验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呢?【解读探究】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要体会“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的妙处,可以从理解诗句组成要素的本义开始,再放到诗歌的
3、具体语境中,结合全诗的内容甚至写作背景进行分析。答案:孩子的笔体虽幼稚,但却是美好的,一笔一画都是认真书写的,表明作者愿望的纯真。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作者发出“相信未来”的呼喊也许是不合时宜的,却表明了作者对信念的坚信不移,对理想追求的热烈执著。目标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4.如何理解相信未来中反复手法的运用?【解读探究】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反复是现代诗歌常用的手法,体会反复手法的运用,要理解这一手法的特点,在诗中的具体体现,并且分析这一手法对表现诗人情感的作用。答案: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的信念,每一节最后
4、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反复 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分类:(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相信未来前三节的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构成间隔反复。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
5、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5.第一节诗“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其含意?【解读探究】“蜘蛛网”“炉台”“灰烬的余烟”“美丽的雪花”在诗中显然不是它的本义,结合全诗内容可以判断使用了比喻修辞,“查封”“叹息”等是人的行为,可以判断使用了拟人修辞。明确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理解含意就容易了。答案:这几句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使表达形象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