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4.15 马克思 墓前 讲话 课件 新课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学习建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合课后习题反复诵读并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语文:4.1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一、文学常识卡尔马克思(18181883),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出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18201895)在巴黎相见。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成就了他们的共同事业”。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作为马克思完成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
2、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无产阶级的导师”。二、背景材料马克思在大学里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马克思曾先后四次遭到一些国家反动政府的驱逐。他生活贫困,最穷困的时候连吃的都没有。面包房、肉铺、房东都来讨债,连夫人的围巾、家里的家具、自己穿的上衣都拿去典当了,为此他无法上街。有时想寄稿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马克思很爱他的孩子。可两个儿子一个养到八岁,一个两岁,都因贫病
3、无钱医治而死。他的小女儿,得了重病,不到11个月就死了,那是1852年的复活节,马克思刚写好一本小册子。小女孩死后只能放到家中,后得到一位法国流亡者资助的二英镑钱,才付清了棺材钱。他家分别在1850年、1852年、1857年连续死了四个孩子,只存活了三个女儿。马克思在这样贫困的情况下,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仍然顽强斗争,勤奋工作。比如他写资本论一书,就花了整整40年时间,为了写资本论,他做过摘记的书就有1 500种以上。马克思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 月 17 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朋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
4、思的遗体献了花圈后,恩格斯就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悼念,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目标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指什么内容?提示: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包括理解词语的指代义、语境义、比喻义、临时义等,一般要结合词语的本义与词语所在的语境来理解。参考答案: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不仅仅指“事实”,而且包含由“事实”导引出的结论。这里的“事实”是指“吃、喝、住、穿”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谁是“首
5、先”,谁是“然后”的客观顺序,它规定了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即如果没有农民种地,工人盖房、织布,人们就根本无法进行学习和从事政治、宗教等活动。“所以”标明由这个“简单事实”导引出以下的结论:要解决“吃、喝、住、穿”,首先就要进行“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在这个生产中,人们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标志着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是“基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是指“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福建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