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自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自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 滕州市 中学 2017 届高三 上学 语文期末 复习 自测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语文期末复习自测题(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包括各种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手工制作,以及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作为积存下来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就其内容与属性而言,不总如英语中这一词汇所指,是一种“落后”的“遗留物”。相反,较之以物质或文字形式保存的经典文化,其自然圆融的哲学智慧与道德魅力,从某种程度上更具人性涵养的功能,更能牵动普通人的情思,从而达成不令而行、化成天下的目的。我国近年来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但由于全球化背
2、景下市场力量的强势作用,对这部分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仍存在许多未尽如人意的地方,其根植底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固有特性还未得到更充分的发扬与光大。那种滤干具体的环境与氛围、一味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做提纯式的孤立处置的做法,掩盖剥夺了这种文化与普通人实有的日常经验的相关性。结果,许多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走不进今人的生活,今人也无从成为其自觉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因此如何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为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生态的自然样貌,并将其融入今人的生活,实在是当务之急。在科学认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方面,需要专家通过认真的研究,提供给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与方法。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完成,通常借助于对文
3、化的习熟与遵守。在古代,是通过祭祀、祈禳和节庆等活动的温习,获得濡染与熏陶,然后养成对家国的认同,对礼仪的归服。今天,这种价值还在,只不过在与当下的互动中,它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奥运会祥云小屋中的传统技艺演示,北京寻常街巷里人们所体现的礼貌与亲善,正根基于这种文化。所以,只要我们完整认识与准确把握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因地制宜,切境入情,坚持不懈地做传承与推展的工作,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自觉地乐意照着实行,从而延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生命。当然,还需要从其它方面作努力。如有必要探究将原来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托公共政策的社会管理与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探究从原来静态的保护与研究,转向最大程度地吸引公众
4、参与,使之既有传播热心,又有从理念到方法的创新热情,并从中发展出对人生合理的知识、对生命优雅的态度;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计划与规程,然后将之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摘自文汇报,有删改)1下列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各种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手工制作以及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的总称。B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既是历史产物又是历史与当下的结合,是一种积存下来的活态的文化遗产。C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在内容与属性方面并非是一种“落后”的“遗留物”。D自然圆融的哲学智慧与道德魅力是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独具的特性。2本文认为保护与推展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要进行研究与努力,不属
5、于此方面的是A专家要通过认真研究,提供给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与方法。B探究将原来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托公共政策的社会管理与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C在习熟与遵守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前提下,使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D从原来静态的保护与研究,转向最大程度地吸引公众参与。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与经典文化相比,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更具有人性涵养的功能,更能牵动普通人的情思。B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种提纯式孤立处置的研究方法是不科学的。 C由于今人无法成为传播者与践行者,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D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与准确把握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就能做好传承工作,并延续其生命。二、古
6、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
7、,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注释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俠,喜替人排忧解难。 闾里:乡里。 宗:推崇,归附。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谪
8、: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 使酒:酗酒任性。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傥:倘或。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5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晚乃遁于光、黄间A B C
9、 D6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7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10、3分)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8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
11、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 ”。(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月亮船 刘国芳 一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12、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一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 载着童年的神秘 /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
13、来 一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呼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也跟着往河边跑,女孩隔壁一个王叔叔,也往河边跑,然后三个人起跳进水里。好一会儿,女孩看见三个人从水里爬上来,这三个人,一个是女孩的父亲,一个是女孩的母亲,还有一个,女孩不认识。而女孩隔壁那个王叔叔,却没上来。女孩的母亲看见王叔叔没上来,便在河边喊:“小王小王”没有回音。 那个王叔叔一直没上来,女孩看见父亲母亲和小王的母亲在河边找了几天,但没找到,女孩不知道那个王叔叔去哪里了,就问母亲,女孩说:“王叔叔呢,他怎么没上来?” 母亲眼睛红红的,没做声。 女孩又说:“妈妈,你说呀,王叔
14、叔去哪里了?” 女孩的母亲看着河,河里,一弯月亮又像一只船了,母亲见了,开口告诉女孩说:“王叔叔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你不是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坐不到吗?” 母亲说:“王叔叔救人,月亮船才载着他。” 女孩说:“妈妈你也救人,爸爸也救人,月亮船怎么不载你们去呢?” 父亲在屋里听了,吼一声过来:“莫乱说,乱说打扁你。” 母亲说:“莫吓着孩子。” 以后无数个晚上,女孩和母亲都坐在门口,她们一边看着水里的月亮船,一边唱着月亮船的歌,直唱得水里月亮船悠悠地远去。 一天,也是月亮船在水里飘荡的时候,河里又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声。女孩的父亲听了,又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也跟着往河里跑
15、,然后两人一起跳进河里去。但过了一会儿,女孩只看见父亲拽着一个人上来,而母亲却不见踪影。女孩的父亲又跳下水去,但许久,还是父亲一个人上来。 过后,女孩一直没见到母亲,女孩想母亲,哭着跟父亲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女孩的父亲泪流满面。 女孩又说:“妈妈呢,她到哪里去了?” 父亲开口了,父亲说:“你妈妈也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妈妈救人,月亮船才载着她,是吗?” 父亲点头。 女孩说:“我要妈妈,我不要妈妈让月亮船载走。” 说着,女孩冲河里喊了起来:“妈妈,你回来。” 水里,一只月亮船荡了荡,但女孩的妈妈,却没有回来。 女孩呆了起来。 呆了一阵,女孩开口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载着妈妈
16、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淡淡清辉莹莹照/好像妈妈望着我笑眼弯弯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既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过分地渲染和夸张,而是围绕一个简单的意象“月亮船”来结构故事,表现并讴歌了王叔叔、妈妈、爸爸不惜牺牲生命,视救人为己任的善良天性和高贵品质。 B小说中每次救人都是在夜晚,被救起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去感谢女孩的父母亲和隔壁的王叔叔,凸显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 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单纯、幼稚、天真、好奇而可爱的女孩形象。 D“妈妈”第二次救人后没有回来,使女孩从此失去来了母爱。她的救人动机是
17、好的,但不够理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莽撞行为不值得提倡。 E“月亮船”这个意象的反复吟咏,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母亲去了,留下了她的精神之美,但也给幼小的女儿留下了凄凉和悲哀。读者在赞赏母亲的同时,也不免产生几分酸楚。(2)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女孩”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具体说明。(6分)(3)“月亮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4)小说重点塑造了小女孩和妈妈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你最喜欢(或崇敬)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25分)马云的大时代 章苒1982年,陕西作
18、家路遥的小说人生在收获上发表。有个瘦小的年轻人在杭州火车站的一个角落,一口气把这篇小说读完。18岁的马云,那时刚刚从蹬三轮车的临时工升格为收发信件的助理仍旧是临时工。被文学作品鼓舞着,他认真参加了第二次高考,数学只得了19分。一直到1983年,马云还在复习。按照世俗的眼光,那几年,马云就是最失败的人:高中复习班怕影响升学率,不要他;从小梦想当兵,去应征,身高体重不够;考警校,被拒绝;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面试肯德基,20多个人全录取了,只有他被拒绝。只有英语还在给马云信心,学校的英语课是语文老师教的,上午现学两小时,下午就来教。马云觉得不行,自己带上一群同学,早上5点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门口集合,给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86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