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知识点(12页).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中人 数学 必修 第二 知识点 12
- 资源描述:
-
1、新教材高一下学期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知识点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零向量:长度为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个单位的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2. 向量加法运算: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三角形不等式: 运算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坐标运算:设,则3. 向量减法运算: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坐标运算:设,则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4. 向量数乘运算: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
2、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当时,运算律:;坐标运算:设,则5. 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设,其中,则当且仅当时,向量、共线6.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不共线的向量、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7. (选讲)分点坐标公式:设点是线段上的一点,、的坐标分别是,当时,点的坐标是8.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性质:设和都是非零向量,则当与同向时,;当与反向时,;或运算律:;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则若,则,或
3、设,则设、都是非零向量,是与的夹角,则9. 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为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10.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2),;(3);(4)11. 三角形面积公式:12. 余弦定理:在中,有,13. 余弦定理的推论:,14. 设、是的角、的对边,则:(1)若,则;(2)若,则;(3)若,则第七章 复数一、 复数的概念1. 虚数单位i: (1)它的平方等于,即; (2)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3)i与1的关系:i就是的一个平方根,即方程的一个根,方程的另一个根是-i (4)i的周期性:, , , 2. 数系的扩充:复数3. 复数
4、的定义: 形如的数叫复数,叫复数的实部,叫复数的虚部全体复数所成的集 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表示4. 复数的代数形式: 复数通常用字母表示,即,把复数表示成的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5. 复数与实数、虚数、纯虚数及的关系 6. 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这就是说,如果,那么, 7. 将复数的实部与虚部的平方和的正的平方根的值称为该复数的模,记作. 对于复数,它的模二、 复数的几何意义 1. 复平面、实轴、虚轴: 复数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点的横坐标是,纵坐标是 ,复数可用点表示,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 做复平面,也叫高斯平
5、面,轴叫做实轴,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 2. 对于虚轴上的点要除原点外,因为原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为,它所确定的复数是 表示是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复数复平面内的点 这就是复数的一种几何意义也就是复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即几何表示方法三、 复数的四则运算1.复数与的和的定义: 2.复数与的差的定义: 3.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4.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结合律:5.乘法运算规则: 设,(、)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它们的积其实就是把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两个多项式相乘,在所得的结果中把换成,并且把实部与虚部分别合并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6.乘法运算律:(1)(2)(3)7.复数除
6、法定义:满足的复数(、)叫复数除以复数的商,记为:或者8.除法运算规则:设复数 (、),除以 (,),其商为(、),利用于是将的分母有理化得:原式 四、 共轭复数: 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等于 的两个共轭复数也叫做共轭虚数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
7、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侧面是梯形
8、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任意一
9、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3).画法要写好。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 S=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CBA(1)平面 平面的概念: A
10、.描述性说明; B.平面是无限伸展的; 平面的表示: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平面(通常写在一个锐角内);也可以用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BC。 点与平面的关系:点A在平面内,记作;点不在平面内,记作点与直线的关系:点A的直线l上,记作:Al; 点A在直线l外,记作Al;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l在平面内,记作l;直线l不在平面内,记作l。(2)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或者平面经过直线)应用:检验桌面是否平; 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3)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
11、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2及其推论作用: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 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4)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平面和相交,交线是a,记作a。符号语言:公理3的作用: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共面直线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12、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符号表示为:设a、b、c是三条直线=acabc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注意点: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0, );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计算中,通常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