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初一 年级 数学 上册 期中 试卷 答案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河南省2019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河南省2019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人体正常体温平均为36.5,如果某温度高于36.5,那么高出的部分记为正;如果温度低于36.5,那么低于的部分记为负国庆假期间某同学在家测的体温为38. 2应记为()A +38.2 B +1.70 C 1.7 D 1.702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是3 ,那么这个数是()A B C D 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那么()A ba B ab C ba D |a|b|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8,那么这个数一定是()A 8 B 8或8 C 8 D
2、以上都不对5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A 62=36 BC (4)3=64 D (1)100+(1)1000=06已知点A和点B在同一数轴上,点A表示数2,又已知点B和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则点B表示的数是()A 3 B 7 C 3或7 D 3或77下 列语句正确的是()A 1是最小的自然数 B 平方等于 它本身的数只有1C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 D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8如果a0,b0,且|a|b|,则下列正确的是 ()A a+b0 B a+b0 C a+b=0 D ab=09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A 23和32 B |2|3和|2|3 C (+2)和|2| D (2)2和2210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725=95=45C D 5 +7=10+7=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温度由4上升7,达到的温度是12简化符号: =,|3|=13已知|a|=4,那么a=14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 ; ; ;第2019个数是15若|x2|+(y+3)2=0,则x+y=16如果x0,y0且x2=4,y2=9,则x+y=17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2cd+a+b= 18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为三、解 答题19计算:(1)(5)6+(125)(5)(3)1+(2)+|23|5(4)(5)8+232(23)2
4、(6) 20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21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期末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8,3,+12,7,10,3,8,+1,0,+10(1)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 的百分比是多少?(3)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2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5,3.5, , ,4,0,2.523若|x2|+|y+2|=0,求xy的相反数24观察下列等式 , ,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
5、边分别相加得: (1)猜想并写出: =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3)探究并计算: 25规定一种运算: ,例如 =2534=2,请你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计算 和 的值河南省2019初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人体正常体温平均为36.5,如果某温度高于36.5,那么高出的部分记为正;如果温度低于36.5,那么低于的部分记为负国庆假期间某同学在家测的体温为38.2 应记为()A +38.2 B +1.70 C 1.7 D 1.70考 点: 正数和负数专题: 应用题分析: 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 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
6、解答: 解 :由题意得:38.2高于36.5,高于部分为:38.236.5=1.7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 ,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2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的 相反数是3 ,那么这个数是()A B C D 考点: 倒数;相反数分析: 根据相反数,倒数的概念可知解答: 解:3 的相反数是3 ,3 的倒数是 ,这个数是 故选D点评: 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表示
7、如图所示,那么()A ba B ab C ba D |a|b|考点: 数轴专题: 数形结合分析: 根据图中所给数轴,判断a、b之间的关系,分析所给选项是否正确解答: 解:由图可知,b0a且|b|a|,所以,ba,ab,A、ba,故本选项正确;B、正确表示应为:ab,故本选项错误;C、正确表示应为:ba,故本选项错误;D、正确表示应为:|a|b|,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从左往右的点表示的数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
8、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 8,那么这个数一定是()A 8 B 8或8 C 8 D 以上都不对考点: 绝对值专题: 常规题型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即可求出这个数解答: 解: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8,那么这个数一定是8或8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知识,注意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5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A 62=36 BC (4)3=64 D (1)100+(1)1000=0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乘方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对各项进行逐一计算即可解答: 解:A、正确,符合有理数
9、乘方的法则;B、正确,符合有理数乘方的法则;C、正确,符合有理数乘方的法则;D、错误,原式=1+1=2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用到的知识点有:乘方运算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特别注意,1的偶次幂是1,1的奇次幂是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6已知点A和点B在同一数轴上,点A表示数2,又已知点B和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则点B表示的数是()A 3 B 7 C 3或7 D 3 或7考点: 数轴专题: 计算题分析: 本题根据题意
10、可知B的取值有两种,一种是在点A的左边,一种是在点A的右边即|b(2)|=5,去绝对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 解:依题意得:数轴上与A相距5个单位的点有两个,右边的点为2+5=3;左边的点为25=7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7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 1是最小的自然数 B 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C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 D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考点: 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绝对值;倒数分析: 根据自然数的定义对A进行判断 ;根据平方的意义对B进行判断;根据绝对值的意义 对C进行判断;根 据倒数的定义对D进行判断解答: 解:A、最小的自然数为0,所以
11、A选项错误;B、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0和1,所以B选项错误;C、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所以C选项正确;D、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或1,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也考查了绝对值和倒数8如果a0,b 0,且|a|b|,则下列正确的是()A a+b0 B a+b0 C a+b=0 D ab=0考点: 有理数大小比较分析: 根据a0,b0,且 |a|b|,可得ab,即a+b0解答: 解:a0,b0,且|a|b|,ab,即a+b0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 意得出ab9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A 23和32
12、 B |2|3和|2|3 C (+ 2)和|2| D (2)2和22考点: 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绝对值专题: 计算题分析: 根据绝对值乘方的定义解答解答: 解:A、23=8,32=9,2332;B、|2|3=8,|2|3=8,|2|3=|2|3;C、(+2)=2,|2|=2,(+2)|2|;D、(2)2=4,22=4,(2)222故选B点评: 此题考查了乘方的法则,解答时要注意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和性质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725=95=45C D 5 +7=10+7=3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 计算题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依次计算即可解答: 解:A、 + =( )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