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先秦诸子选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生案第二课时.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资源描述:
-
1、【学习目标】1.把握“大丈夫”学说的基本内涵,感受崇高人格,提升精神境界。2.正确认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大丈夫学说的基本内涵。2.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预习案】【自主学习】学习第二、三则,完成下面题目1 名句默写 曰:“我知言, 。” , , :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 , , ,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2、解释下面划横线的词语(1)岂不诚大丈夫哉 (2)安居而天下熄 (3)是焉得大丈夫乎? (4)往送之门 (5)往之女家 (6)得志与民由之 (7)威武不能屈 (8)此之谓大丈
2、夫 (9)舜发于畎亩之中 (10)行拂乱其所为 (11)人恒过 3翻译下列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答: 5、第二篇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张仪,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吗?答: 6、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答: 7、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
3、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答:【我的困惑】【探究案】【合作探究】 1、 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想说什么?答: 2、第三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答: 训练案1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有不慊于心 B.往送之门戒之曰C.入则无法家拂士 D.以直养而无害2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B.富贵不能淫C.威武不能屈 D.安居而天下熄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C.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猛将必发于卒伍 B.征于色,发于声 C春心莫共花争发 D.六军不发无奈何5、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470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