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35292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2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资源描述:

    1、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师:(课前激趣)首先我想给大家做一道竞猜题:猜猜他是谁。我对他有四个描述,请你把答案写在一张之上,千万别说出来,影响别人作答。记住,现在是“君子动手不动口”。(强调)1、他是广东新会人。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有答案了吗?告诉我,他是谁?生:(兴奋地)梁启超!师:(喜悦)对!他就是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性。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那景行。(深情地)今天,我们就要一

    2、起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学习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先生可是一位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当这篇文章是普通人写的,比方说你、我、他写的。请大家试着批改文章,给他写点评语,作一些旁注。单数行的同学请你回头,跟后面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一起来批改这篇文章。给梁实秋的文章写评语,作旁注,首先想干啥呀?生1:(跃跃欲试地)找问题!师:他说他想找问题,什么问题呢?不容易呀!要想找问题,我看光有一双慧眼还不够,还真得去借了,借猴哥的那双“火眼金睛”。(学生互相讨论)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找出了很多问题。其他还没有找完的同学请继续。咱们现在就开始,

    3、把刚才同学找到的、文章“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来,由你们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再由你们来解决问题。谁来?生2:第一段,我发现两个问题。(师:好的,看到第一段)第二句“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有“大约”就不用“左右”了,这里重复了。还有第三句“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演讲是“一次”,没有“一篇”这样的说法。师:如果说“一篇”呢?生:那是一篇演讲稿。师:那演讲稿是“听”吗?生:不是,是看。师:对!是看,是读。对不对?这里是量词使用错误。生2:还有第二段中,有同样的错误,最后一句“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把这里的“篇”也改成“次”。师:同样的毛病,他犯了两次。还有吗?生:(无奈地)我

    4、找不到了。师:(欣赏地)好!请坐下,你已经有双慧眼了。发现了三个毛病!生3:第八段“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很罗嗦,我觉得。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太罗嗦了,语言不简洁。又犯毛病了。(赞赏地)好,不错!连这个问题都找出来了。生4:第九段第三行“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发生”与“爱好”搭配不当。师:对!“发生爱好”,应该说什么?生:产生。师:“产生爱好”,好像也不太对头噢。“产生兴趣”可以吗?这里是谓语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生5:我是发现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和题目很不相符。师:文章内容和题目不相符,怎么说?生5:文章题目是记一次演讲,应该是记叙他演讲的内容或者是过程。然而我觉得这篇文

    5、章是有一点评论的感觉,评论他怎么样,而且还夹杂着一些记叙作者梁实秋的事情。我觉得没有紧扣到这次演讲。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她说:我仔细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发现,这个句子的中心应该落在“记演讲”而不是记梁任公上。但仔细看文章,好像他是记梁任公,而不是演讲,文题不对。好,下面我们回到第一位同学所讲的搭配不当和用词不当的问题上。“大约”和“左右”重复。类似的毛病在文章的后面有没有出现?生:第六段“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也有错误。师:对!这一句中“约”和“余”重复使用,还有“篇”字量词使用错误。看来,文学大家也会犯错误,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有不同意见吗?生6:我觉得这篇

    6、文章的语言很口语化。就像我们平时讲话一样,我们也会说“大约十块钱左右”,文章是写得很口语化,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去追究他的错误。师:(很高兴他的新见)好!但我注意到你刚才强调了一个词“口语”,那这是什么?生:书面语。师:既然落笔成文了,就得要讲究语法规范了。生7:可能在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确切的语法。就像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很多这样的语法问题。我们现在看来是问题,那时没有这么多规矩,可能并不叫问题。师:你能举例子吗?生:就好比说古文中的通假字。他们所说的通假字,在我们看来就是错别字。师:其实我们还可以找到例子。比方说郁达夫在他的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一句话:“不逢北国之秋已有十余年了”。到底是十余,还是不

    7、足十呢?所以说:在没有建立语法规范之前,他犯这样的毛病,那是允许的。但是建立了语法规范之后,在犯这样的毛病可就叫“语病”了。那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没有语法规范?生:有!师:有了语法规范,就请你们循规蹈矩,别在你们的文章当中出现类似的语病。文言当中的通假字,如果在你的文章当中出现,那就叫错别字了。刚才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太罗嗦。改成“手舞足蹈”行不行?生:行!师:这样我们是看明白了,但告诉你们:这八个字出自诗经,现在明白了吗?生:明白。师:它不是罗嗦,它是什么?生:引经据典。师:对,引经据典。现在我想知道被大家删去的四个“之”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生8:相同。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8、。生9:“手”和“舞”、“足”和“蹈”之间的两个“之”字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生10:另两个“之”作助词,没意义。师:好,你们听我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之舞,足之蹈”,哪一个更好听?生:前面的。更有乐感。师:那二、四两个“之”到底起什么作用?生: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作用。生11:第三段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外貌那里“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有贬义的意思。(出现断句错误,学生笑)师:先看这个句子的断句,应该是什么?生:秃头顶宽下巴。师: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这形象不太好,是不是?生:(脱口而出)不是,真实呀。生12:(反驳地)作者在这里把梁任公的外貌、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他的

    9、特别之处。难道我们看到林肯就说他的形象不好吗?师:如果我们改一下,让他在读者心目当中个个留下美好印象,像邹忌一样: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把梁任公也写成这样,行吗?生:不行。师:对,我们必须对他做真实地描写才对。著名的潘长江老是被人取笑,说他太矮了。他是怎么说的?我是“浓缩人生精华”。(学生会心地笑)他个子矮小,但并不影响他的形象高大。4刚才有一个小组讨论的话题很有意思,他们说:第三段对梁任公做了描写,描写了他的什么?生:神态、外貌、语言。师:好好看看他的语言,就两句话,这是梁氏独特的开场白。这两句话很有意思。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就用你的白话,再配上他的动作。(学生互相推荐)刚才还说“我

    10、能”!(生踊跃举手)好,你来。欢迎大家一起走进“梦想剧场”。生13:生动表演引起下面听课老师与同学的一片喝彩。师:(高兴地)很好,可以说他的开场白很有意思,那语言、那语调,还有那语气,再配上那神态、动作,非常传神,一个大家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后面有这样一句话“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谦逊”“自负”这不是矛盾吗?怎么理解?生14:自负是他自信的表现。他首先是谦虚。但他是名人,给大学生作演讲,肯定是有一定文化的,这是他自信。师:(点头赞赏)对!如果他真的是没有学问的人,怎么敢面对清华学子做这次演讲呢?大家要抓住这句话当中的一个词。生:啰。生:一点。师:不过也有很

    11、多啰。行不行?生:不行!这是不谦虚地表现。师:他谦虚但是不过分谦虚,因为过分谦虚就等于骄傲。这是他自信,也是他自知的表现。人贵在有自知。我希望各位能够在这个庞大的人生坐标系当中,找准自己所处的那一点。生15:箜篌引这首诗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师:作者要用这十六个字干什么?如果没什么作用,就建议把它删除。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六段,捕捉出重要信息。生5:我觉得作者引用这首诗是想表现这次演讲对他的影响很大。我们可以从第六段“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中看到,在演讲后二十余年,仍然想起它,说明对作者的影响之大。师:说明先生的演讲

    12、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二十余年后都能想起。那我们回到你刚才提到的问题,文章事实在记人,根本没有写演讲,真的是吗?生:不是,写了。师:演讲对他产生了这么深刻的影响,所以文章在记事,它也在记人。它是写人、记事两不误。这个单元,我们的学习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品文,再一个是品人。这节课,我们在品文上,主要是赏析了文章写人的技巧,作者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动作描写,对梁任公先生作了生动、形象的刻画,对于聘任,我们主要是关注了人物的性格、品质,认识了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梁启超,梁任公。学习这篇文章,我想让大家明白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3、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结合写作第三单元:“写人要凸显个性”,我们布置一道作文题:任选一题作文从肖像、语言或神态等方面对班上同学进行刻画模仿本文写作:记××老师的一次讲课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里,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问题。生:老师,文章最后讲梁任公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至于说“有学问,有文采”我们可以从文中看到,“有热心肠”在那里可以体现出来?师:你认为这句话在文中没有依据,是吗?“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快乐着别人的快乐”的人,其实也是一个有热心肠的人。现在找到了依据了吗?生:找到了,第八段。师:对!没有问题了吧。生:没问题。师:好,下课!生:谢谢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529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