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2课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素材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2课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素材 新人教版 2022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22 古诗 课堂实录 素材 新人
- 资源描述:
-
1、芙蓉楼送辛渐课堂实录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大概意思。能读出故诗的韵味并达到背诵的目的。过程与方法2.通过读、唱、吟、舞、诵多种形式,领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朋友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诗人虽屡次遭贬但仍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教学重难点:采取多种形式,读出古诗的古韵,领悟诗中意境。教学准备:课件、(诗人简介、创作背景)的学习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知识丰富,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大家:谁知道芙蓉楼现如今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2、(江苏省镇江市)古时候称之为什么?(润州)。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此送别了一位好友,你们知道这位好友的名字吗?(辛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古诗。2.板诗题:芙蓉楼送辛渐3.师读题师:先听老师读,仔细听听老师在哪两处作了停顿。指名学生回答4.生读题。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送”字的?生:是送别的意思。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2.谈诗人师:谁了解王昌龄,看同学们地眼神好像不太了解,没关系,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资料,认真看,待会儿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生看资料师:王昌龄仕途平坦吗?生回答师:此时,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个疑问,王昌龄才华
3、横溢,非但没被重用,反而两次被贬蛮荒之地,这是为什么呀?生疑惑师:那是因为诗人王昌龄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始终坚守一颗冰清玉洁的心,诗人作此诗时,已远离了亲人,远离了朋友,来到了江宁任江宁丞,可以说,在这里,辛渐是唯一能说说真心话的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位朋友要走了,舍得吗?(不舍得)能不送吗?(不能)那就再读:芙蓉楼送辛渐生读诗题师:这一送就是几十公里呀!(出示课件一),这是如今江苏省的地图,当时王昌龄在如今的南京市古时候称之为江宁任江宁丞,送辛渐送到如今的镇江市,古时候称之为润州,这两地相隔六、七十公里呀,这样的朋友情深不深?(深)浓不浓?(浓)就带着这浓浓的深情再读诗题。 (一) 读古诗,学生
4、自由读。师:朋友分别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为了读得更好,同学们先看看注释,理解理解,再自由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注意停顿(出示课件2)(二)指导学生读1.学生再读2.师范读3.生评价4.教读法师:老师用的是古时候读诗的方法,读的时候,两个字两个字一读(师范读)并且按照一种规律平仄,普通话中的第一、二声基本上属于平声,用符号“-”表示,读的时候声音要延长,称平长。指导读“江” “连江”师:平声会读了,普通话中的第三、四声基本上属于仄声,用符号“|”表示,读的时候声音一出马上收回,称仄短。指导读“雨”“寒雨”5.(出示课件三)师:这首诗表上平仄就是这样一首
5、诗,请同学们按平长仄短的规律自由读两遍。6.学生自由读7.指名读8.齐读9.师:听老师再读一下这首诗好吗?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师范读四、理解故事意思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行师:当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女生读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吴”字的?师;那又是谁夜入吴呢?师:王昌龄和辛渐坐了整整一天的船,终于来到了镇江,此时夜色已晚,寒雨绵绵,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你是从这行诗中的哪个字体会到的?诗人为什么心寒?是因为这场秋雨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不舍再读这行诗。过渡2.指导学习第二行创设情境这里的客指的是谁?那楚山指的是什么?你眼中
6、的楚山是怎样的?诗人眼中的楚山为什么是孤独的呢?一个“寒”字,一个“孤”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3.指导学习第二句师:好友辛渐要到哪里去?创设情境;诗人有可能给亲友捎去什么话?指导理解“冰”五、有感情地读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行师:当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女生读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吴”字的?2.指导学习第二行创设情境这里的客指的是谁?那楚山指的是什么?你眼中的楚山是怎样的?诗人眼中的楚山为什么是孤独的呢?一个“寒”字,一个“孤”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3.指导学习第二句师:好友辛渐要到哪里去?创设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