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阿房宫赋.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案 阿房宫
- 资源描述:
-
1、高一语文教案:阿房宫赋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手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秦代时,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谓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之都没有完工。直到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毁,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不灭。这座
2、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夯工和台基,它就是阿房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 二、解题 1文体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 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时注重铺陈和夸张;结尾多发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
3、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例文,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兀:形动,被砍光。 一:名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 写阿房宫的面积。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 直走咸阳:趋向。 学生背诵。 4第四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识字9《日月明》人教部编版(共17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