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良心能遏制“官煤勾结”吗?.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语文 阅读 做人 处世 良心 遏制 勾结
- 资源描述:
-
1、良心能遏制“官煤勾结”吗?翻查2005年的报纸,出镜率最频繁的新闻莫过于对“矿难”的报道了,从江西“官煤腐败窝”案,湖南娄底“官煤勾结”大案,黑龙江七台河市新富煤矿的瓦斯爆炸大案,到广东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等等,无不伴随着一串串遇难矿工的死亡数字。可以说,“矿难”与“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大部分完全是由于“官”的作为与不作为引起的。而导致官员丧失人性、不顾矿工的死活、宁可丢掉乌纱也人股煤矿的直接诱因就是丰润的经济利益。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有5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官煤勾结”
2、的官员们不正是这样吗? “每年投入20万元,收益至少是20万元”,甚至有些官员分钱不了以权力入股(俗称“干股”)。曾有人形象地比喻官员入股煤矿“比抢银行都来得快,并且不承担任何风险”。这种官员与矿主暗里勾结,使执法者和违法矿主成了猫鼠一家,“穿”成了一个利益链:你是我的“摇钱树”,我是你的“保护伞”,违法挖掘,却有恃无恐,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一起起“矿难”的发生。 可以说,“血煤”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不能承受之重,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明确指出:官煤勾结的腐败害莫大焉,直接威胁着千百万矿工的宝贵生命和家庭和谐。然而在这种严峻情形之下,有关部门在执法和惩治力度上却以“怀柔”的政策,期许官员能用道德的准
3、绳自制、自律、自控。 国家部委下发的“要求公职人虽主动撤出入股煤矿投资”的通知要求:公职人员只要按预定期限主动撤出人股煤矿投资,就可以免受处分;不然,凡查出者就地免职。可就是这份带着太多道德约束成分的通知在一些地方却成了一纸空文,甚至还有人狂妄地发话:“宁可撤官也不撤资。” 诚然,做人要讲良心,做事要凭良心,可这样的道德律,一旦放在经济利益面前权衡,就难于律己,更难以律人。因为“官”与“商”的勾结,是从商品社会形成之日起就已形成的一种社会毒瘤。当少数人掌控了支配稀缺资源的权力,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和刚性法律时,就足以形成少数人垄断一个行业的现实。因此,所谓“官煤”也好,“官商”也罢,只要是与经济利益挂钩,勾结就不是偶然的。 有些人的良心在经济利益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因此,只有把人的道德约束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建立一整套防止因个人私欲膨胀而影响其他个体利益的获取的刚性法规,并予以严厉执行,像当年解决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案一样,贪则严惩,提高腐败“投资”的成本,只有这样法律才有震慑力量,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就算侥幸清理了“官煤勾结”,难保今后“官油勾结”、“官房勾结”、“官券勾结”、“官x勾结”不浮出水面。如此,“官煤勾结”何时可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