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8兰亭集序——学生3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8兰亭集序学生3 陕西省 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 必修 二学案 兰亭集序 学生
- 资源描述:
-
1、吴起高级中学“三案合一”高一语文导学案(学生版)编号 编写人 审核人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内容与程序学习方法与收获课题 兰亭集序3学习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文。学习方法:学案引导,朗读背诵,评论鉴赏,尝试练习一、背诵第3段,简要复习第3段内容二、自主学习1.学生齐读课文第4段。2.疏通第4段大意,掌握重点字词。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未尝不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不能喻
2、(明白。)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3.由一名学生串讲这一段的大意。三、合作探究1.由一名学生朗读第4段。2.讨论:第4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明确:第一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 。第二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