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周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5课 登高 教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周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5课 登高 教案 陕西省 周至 学人 高中语文 必修
- 资源描述:
-
1、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 题目:杜甫登高作者姓名: 李 娟 工作单位:周至中学 区 县: 周至县 联系电话:13389249152 邮政编码:710400 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3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杜甫登高 执教人李 娟年级高一下学期教材分析 杜甫的登高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学习这个单元,要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
2、旨趣的感悟能力。这个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自我修养。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所认识,譬如说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意境;对诗歌鉴赏的方法也略知一二,但是很难自己应用于实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诗歌鉴赏。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将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来感受杜甫律诗的抑扬顿挫之美,以合作探究的方法来领悟诗中蕴含的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以联想想象的方式再现诗中的景色描写,让学生置身诗境去更深入地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分析文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3、。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感。2、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来诱思探究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思 路初读感知,觅得诗心咀嚼涵泳,品出诗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仿写诗歌,滋养诗情主要教学 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教学课 时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一头猎豹冻死在终年积雪的高海拔山坡上。那里没有树,没有草,也没有可以捕食的小动物,除了皑皑的积雪之外,什么都没有。那
4、么,它跑到那么高的地方干什么呢?(ppt展示图片)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1. 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2.引发对课题的兴趣。二、初读感知 觅得诗心1.自由朗读,明确感情基调。2.指名读(生点评:指导学生可从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来点评)3.视频朗读4.集体读。5.整体感知。问: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哪几句写景?哪几句抒情?1.学生自由诵读,明确感情基调。2. 把握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之后指导学生诵读。3. 指名读,然后由另一学生来点评,指导学生可从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来点评。4. 模仿视频朗读齐声诵读。5.整体感知诗歌哪几句写景,哪几句抒情。1.在自由诵读
5、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本首诗有个整体感知。2. 明确了诗歌感情基调便于学生诵读时情感的把握。3. 所选视频朗读感染力极强,很容易把学生带进诗歌情境中,也利于学生模仿视频诵读,领会诵读方法,体会诗歌情感。4.整体把握之后很容易让学生把目光集中在写景或抒情的诗句上,更便于教师引导。三、咀嚼涵泳 品出诗情1.找诗眼找出后四句中直接点明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板书:悲)2.合作探究:说说你从诗歌后四句中体会到了杜甫传达出的哪些悲情?(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穿插背景介绍,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引导并板书)常年漂泊(板书)辗转江湖,身不由己,凶多吉少,有家难归;常年累月,马不停蹄,聚会离合,欢少苦多。老病孤苦(板书)人生苦
6、短,多灾多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此为“多病”之悲;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地一儒,形影相吊,此为“孤独”之悲。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句。人生落魄,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 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更显得孤独与凄凉了。国运艰难(板书)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此为“家国”之悲。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壮志未酬(板书)苦,极度;苦恨,极度遗憾。遗憾自己功业未成,理想还未实现,却已到了暮年,看着祖国满目疮痍,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潦倒失意(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