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2(语文版必修1) 名师导航.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现代诗二首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名师导航内容感知 雨巷 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现代诗派,而其中杰出的代表诗人就是戴望舒。雨巷一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更使他被誉为“雨巷诗人”。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感受到“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闷”,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此境地中,诗中描写抒情主人公“我”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求,表现了诗
2、人具有时代特点的心路历程。 寂寞 卞之琳是后期新月派诗人,在艺术上曾受到闻一多的影响,后来又成为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性诗人。在中国新诗史上,卞之琳与戴望舒往往被人相提并论,如果说后者是“生命的寻梦者”,卞之琳就是一位“生命的玄思者”。寂寞一诗写于1935年,同年诗人还写下了距离的组织尺八断章等名篇。和它们相比,寂寞虽然看上去更朴素、更口语化一些,但在其内里仍体现了一种卞之琳式的冷静而复杂的心智运作以及其诗歌艺术的诸多特点。在回顾自己30年代初的写作时,诗人说他“较多寄情于同归没落的社会下层平凡人、小人物”,此诗就是一例。基础梳理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彷徨(png hung) 寂寥
3、(lio) 彳亍(ch ch) 颓圮(p)蝈蝈(gu gu)2.多音字辨析3.形近字辨析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颓圮:倒塌。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彳亍:慢慢地走,走走停停。太息:叹气。休止:停止。寂寥:寂静;空旷。2.近义词彷徨 犹豫 彷徨:动词,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如:彷徨失措。犹豫:形容词,拿不定主意。如:今天,到底去不去上班?他犹豫不定。凄婉 凄凉 凄婉:形容词,哀伤;(声音)悲哀而婉转。如:她流露出不胜凄婉之情。凄凉:形容词,寂寞冷落(多形容环境或景物);凄惨。如:残垣断壁,一片凄凉;身世凄凉。三、文学常识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
4、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2.卞之琳(19102000),中国诗人、学者。生于江苏海门。诗集有三秋草鱼目集十年诗草汉园集等,是现代派的重要代表人物。3.意境 意境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并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是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刘禹锡说“境生象外”,“象”即诗人所描绘的融入了其主观意志的物象。要想完成新诗的鉴赏活动,还要进入“象”外之“境”。这样,读者就必须展开想象、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自身恍如亲临其境之感。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思想融入作品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思中,进而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
5、感情达到基本一致。四、名篇名句1.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3.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句段分析雨巷1.开头段与结尾段剖析:诗歌开篇,即推给我们一条淅沥着绵绵细雨、阴冷、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悠长”一词的重叠运用,奠定了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
6、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衬出“我”撑一伞风雨,在雨中彷徨的形象,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接下来用“我希望逢着”的句式,把与“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的相遇,作为最大的悬念提了出来。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语句虽少,却刻画出了本诗的基本意象“雨巷”“油纸伞”“我”“姑娘”,为全诗营造出冷漠凄清的氛围。 结尾部分重章复唱,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凄婉徘徊的情调。以一“飘过”代替了“逢着”,写尽了主人公热烈期待,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孤苦和迷惘。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