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语文:《孟子见梁襄王》(大纲版第5册) 梯级演练.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1985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
    资源描述:

    1、梯级演练检查我的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恶()乎定保民而王()B.好()乐何如予忖度()之C.语()人曰:“我不能”天下莫不与()之D.此无他,与民同乐()暴见()于王答案:B解析:忖度。2.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地B.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浡:通“勃”,奋发,振作C.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由:通“犹”,好像D.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保:通“宝”,以为宝答案:D解析:保:保全,保护。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诚有百姓 诚如是也,民归之B.就之而不见所畏

    2、 若无罪而就死地C.就能一之 用心一也D.卒然问之 卒与尸合答案:B解析:接近,靠近。A.真的,如果;C.动词,统一,专一;D.同捽,突然,终于。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嗜(喜好)杀成性 惟命是(判断词)从B.一暴(晒)十寒 放(放荡)辟邪侈C.缘(沿着)木求鱼 寡不胜(超过)众D.专心致(到)志 恻(怜悯)隐之心答案:B解析:A.是:起提前宾语的作用。C.缘:攀援,爬;D.恻:对苦难的人表示同情。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句是( )A.天下之人牧 人牧:国君B.黎民不饥不寒 黎民:百姓C.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D.冲冠一笑为红颜 红颜:年轻人答案

    3、:D解析:红颜:貌美的女子。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A.其如是,孰能御之 如是:像这样B.德何如则可王矣 何如:怎么样C.今恩足以及禽兽 足以:足够用来D.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何以:为什么答案:D解析:何以即“以何”用什么,凭借什么。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下”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下:形容词用作名词,低处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用作动词,在之下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D.飞流直下三千尺下:名词用作动词,落下答案:C8.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是补出的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下莫不与(之)也B.就之而不见

    4、(其)所畏焉C.曰:“不若与人(乐乐)”D.耕者皆欲(自)耕于王之野答案:D9.“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很大的雨,那么禾苗茂盛地生长起来。B.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毛毛细雨,那么禾苗就高兴地舞蹈起来。C.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很大的雨,那么禾苗就高兴地舞蹈起来。D.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毛毛细雨,那么禾苗茂盛地生长起来。答案:A提升我的能力阅读文段,完成1013题。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

    5、。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10.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突然问道“天下要怎么样才能安定呢?”B.天下莫不与也。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C.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D.其如是,孰有御之?如果这样的话,谁能抵抗它呢?答案:D解析:如果像这样的话,谁能抵抗大王您呢?11.孟子在本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答案:残暴的统治失掉民

    6、心,实行仁政,则民心归附,就能统一天下。12.梁襄王给孟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案:无国君的素养,不令人敬畏,平庸低能,缺乏教养。13.文中两个比喻有怎样的联系?答案:材料上均以水喻,内容上,只有先以仁泽滋润斯民,然后,百姓才会如水就下地归附仁君。开阔我的视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

    7、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且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

    8、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三伯长。” 注:伯禽:周公之子,被封到鲁,成为鲁国的第一位国君。利而勿利也:意为“(为政时要)利民而不要利己”。夷吾:管仲,名夷吾。桓公时为齐相,帮助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上志而下求:意为“对高于自己的人总想努力赶上,对不如自己的人则劝勉不息”。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于国也,有不闻也 国:国都、京城B.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 比:亲近C.丑不若黄帝 丑:以为羞D.哀不己若者 哀:怜悯,同情答案:A解析:国:国家。1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则天下平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其于物也,有

    9、不知也 今王田猎于此C.去其“荆”而可矣 若无罪而就死地D.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答案:D解析:D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谓间的助词,可不译;A.那么/却;B.对/在;C.表顺承/表转折。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指代对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物皆被其(指“天地”)泽B.犹未足以知之(指“谁将属国”)也C.视不己(指“管仲”)若者D.其(指“隰朋”)于人也,有不见也答案:C解析:指“鲍叔牙”。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明“应以公治国”的一组是( )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桓公行,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 勿已乎则

    10、隰朋可也 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A. B.C. D.答案:A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教育自己的儿子,为政要“利而勿利”,目的就是教儿子做事要出以公心;楚人丢了弓却不肯去找,也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做事出以公心。B.对遗弓者的话,孔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就不应该有国别的限制;老子认为,真正的“公”,应该是面向所有的生物,而不应该仅仅限于人。C.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临终的时候,却不肯向齐桓公推荐鲍叔牙,而推荐隰朋做齐国的相,足以表明他真正为齐国的长远利益打算。D.作者认为,大工匠不做砍削的小活,大厨师不管锅碗瓢勺的小事,大勇士不和人打架斗殴,正义的军队不能侵害百姓。答案:A解析:“楚人出以公心”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2)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答案:(1)(为政)只要出于公心,天下就太平了,太平是由公心得来的。(2)当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聪明。作文链接 孟子的语言充满了感情色彩,本文善于取譬,形象而恰当,形象化的议论,没有枯燥的说教,使文章文趣横生。在不少同学平时的作文中,议论文往往是写得最不好的,内容空泛,不能旁征博引,今天学完本文给大家提供了优秀的典范,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议论文写作中能绽放出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孟子见梁襄王》(大纲版第5册) 梯级演练.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198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