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林逋点绛唇阅读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林逋点绛唇阅读答案 林逋点绛唇 阅读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林逋点绛唇阅读答案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注】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2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2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4分)23.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24.词的最后三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2、)【参考答案】2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1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给2分。)2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
3、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并能结合具体诗句作赏析,即可得分。手法2分,分析2分。)23.(4分)描写了枝头稀疏的余花随蒙蒙细雨飘落满地的春色凋零情景。(2分)流露出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为了阕写离别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2分)24.(4分)作者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天涯。(2分)以景写情,以凄凄春草喻无边离愁,渲染了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感情。(2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学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课件 (共24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