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往事回思如细雨__纪念汪曾祺逝世七周年.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学 讨论 当代文学 往事 回思如 细雨 _ 纪念 汪曾祺 逝世 周年
- 资源描述:
-
1、往事回思如细雨纪念汪曾祺逝世七周年曾祺走了七年了。一代散文大师在北京突然去世的噩耗是从董乐山兄的来信中得知的。乐山当时为肝疾所苦,“心绪不定”,1997年5月21日信上说:“不过过了七十,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你的老同学汪曾祺已于5月16日逝世,我是看报才知道的,剪下给你一阅。”报上登的是曾祺的恩师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回想七年前离京来美前曾专程到曾祺家去辞行,约好回国后好好喝两杯,“忆苦思甜”。谁料到,几年来欲归无计,当年辞行竟成了诀别。不到两年以后,乐山本人也因肝癌含恨而终。关山间阻,亲故凋零哭亦迟,真不知言从何起。一从头说起吧
2、。1936年春,我在扬州中学读完高一,到镇江参加集中军训,和镇江中学的汪曾祺、苏州中学的赵全章编在同一个中队。三人同年,都是十六岁,三个月同吃、同住、同操练,简直比亲兄弟还亲。三年以后,三人都当上了流亡学生,竟又都考上昆明西南联大,全章和我读外语系,曾祺读中文系。三人同住大西门外新校舍一栋宿舍,碰巧三人又都爱好文艺,“臭气相投”,朝夕过从。每天课后,我们仨就带着两三本书、钢笔、稿纸,一起上附近的文林街泡茶馆,一边喝茶,吃“花生西施”的五香花生米,一边看书,聊天儿,或是写点儿什么东西。谁写好一篇,就拿出来互相切磋,曾祺的文采从一开始就让我们俩叹服。我们最早的习作就是在茶馆里泡出来的,投给中央日报
3、文艺副刊,居然一篇篇小诗小文都陆续登出来了。家山万里的穷学生,经常饥肠辘辘,一拿到稿费就直奔文林食堂“打牙祭”。有时深更半夜还冒着雨到翠湖去逛荡,享受免费的湖光夜色。那些日子,相依为命,乐在苦中,几乎有点儿“乐不思蜀”了。二1943年秋,我离开昆明来美,八年以后才在北京重逢。虽说彼此都在一个城市工作,其实咫尺天涯,也难得见上一面。后来,我和曾祺都中了“阳谋”,更是从此天各一方,一别就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1980年再度北京重逢,彼此都到了花甲之年,开始体味“见一次少一次”的道理,便想方设法见见面,喝上两杯,天南地北神聊上半天,但毕竟还是离多会少,无可奈何。于是,我要曾祺给我画一张
4、画,挂在家徒四壁的屋里,这样就可以每天见画如见人了。他的名篇昆明的雨是从这张画说起的: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美。”曾祺说,“我的画,遣性而已,”友人索画,随手画了就奉送。这张画,不仅“想了一些时候”,而且题词显然还留了底稿,足见他是郑重其事的。仙人掌悬空倒挂在右边,左边是四行草书题词,仙人掌下面又有一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