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苏童无处安放的青春.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无处 安放 青春
- 资源描述:
-
1、苏童,无处安放的青春“混战”年代苏童只是个笔名,意思很简单姓童的苏州人,他的本名叫童忠贵。苏童的成名经历,和家庭没有太大的关系,父母都是上班族。也没时间来管他。幼年苏童身体孱弱,经常生病,为了打发在病床上的时间。读了不少书,“也算是打基础吧”。1978年,15岁的苏童正上高二。“我在苏州39中上的高中,我一直把那段时期称为后文革时期,尽管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上学能改变命运。却不知道怎么学,老师也不管,学生每天在外无所事事。”当时苏童一个班有近40人,不上课的时候,那帮学生几乎都混迹在苏州小城的街道上,嬉戏、闹事、打群架无处安放的青春就这么悄然逝去。“苏州城北的郊外有个石灰场,那大片空地就是孩子们聚
2、伙打群架的理想战场,几乎每个小孩都有帮派,每天至少都有一场混战。后来,他们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刺青时代里,成了达生、天平、小拐”不过苏童没有参加这种“组织斗争”,他自己也承认不是打架的料,每次都是很安静地在外围观战。苏童有自己的圈子。他和几个爱看书的同学暗暗交流着一些没有封皮的“禁书”,有些书甚至都不知道书名,惟一的身份是上面盖着“图书馆”的蓝戳子。看得多,写文章的水平自然就上去了,苏童的每篇作文几乎都会被老师当作范文当堂朗读,他还经常代表学校到省会南京参加作文竞赛。“说起想当年的时候,这也成了骄傲,哈哈。”高中时期的苏童还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在39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的玩伴魏红。8年后,魏红成
3、了他的妻子。一次次震撼1980年,苏童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全班只有两人考取大学。刚到北京就给了苏童一个很大的震撼。“一下火车就开始亢奋,因为从小就在苏州,看的全是家门口的世界那是一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话的年代。在这个18岁的少年对外界是如此向往、充满好奇的时候,一个大千世界嘭的一下,活生生出现在他面前。”在北京的四年里,他最大的感受是“思想开放的脚步如此迅速”。“很多事物都是第一次听闻。我记得刚进学校时,印象最深的是邻近的北大搞学生会主席选举,这对我的冲击很大,因为一直认为学生会主席都是由老师指定的。于是我和同学每天都去北大,看那些人如何竞选,如何演讲,现在回想都觉得他们很了不起。”苏童还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