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文苑)妙诗趣纠错写姓名.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文苑妙诗趣纠错写姓名 文摘 文苑 妙诗趣 纠错 姓名
- 资源描述:
-
1、妙诗趣纠错写姓名古往今来,一个人的姓名让人念错、写错、印错是常有的事,这既使人无奈,也让人尴尬。对此,一些名人并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以调侃的笔调,写下了幽默风趣、意味隽永的诗句加以纠正,使人对这些错别字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更难得的是,这些纠错妙诗,也从此被世人流传了下来。翁仲答成仲翁清朝褚人获(坚瓠七集卷四中载:明朝代宗景泰年间,苏州有个通判(地方长官助理)与人同行,其人指着路边一尊石像问他是何物?这位通判竞答成“仲翁”。其实,这石人应称“翁仲”,原是秦国大将军,名阮翁仲,身高1丈3尺,勇猛异常,战功显赫。死后铸像于成阳宫避马门外。后来便把铸刻的无名铜像(石像)都称为翁仲。其人见通判答错,知其
2、不学无术,乃作一首倒语诗讥讽之:翁仲将来做仲翁,也缘书读少夫功;马金堂玉如何入,只好州苏做判通。诗中有意把“来将”、“读书”、“功夫”、“金马”、“玉堂”、“苏州”、“通判”等语倒读,以错攻错,意在纠正这位通判错把翁仲答成仲翁的无知笑话。趼人误成研人或妍人晚清小说家吴趼人,名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有著名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痛史长篇小说传世。然时人多不认识这个“趼”字,常误读误写成“研”字或“妍”字,弄得他啼笑皆非,十分尴尬。为表示自己绝不是多年来以古砚为伴的书画家,1892年,他写了一首打油诗予以澄清:姓氏从来自有真,不曾顽石证前身。古端经手无多日,底事频呼作研人?他还在一首小诗中风趣地辨
3、道:偷向妆台揽镜照,阿侬原不是妍人。诗中“古端”指古砚,“研人”指研墨的人,即书画家。“阿侬”为上海方言语“我”之意。两首诗情真意切,于自我调侃中,让人们认识自己的名为“趼”,并非“研”和“妍”,以正其名。然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生前专门作诗更正的“趼”字,1947年迁葬时换了一块墓碑,谁知仍旧误刻成“佛山吴研人之墓”。这是他生前没有料到的怪事,真是“底事频呼作研人”,与他开了个历史的大玩笑。姓黄改成姓王清末民初人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述了一件以诗纠错姓氏的趣事。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有个南方秀才去拜访当时有名的词人黄霁清。因南方人在口音上黄、王不分,故在投札时错把姓“黄”改成姓“王”。黄霁清接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