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测试题(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绍兴市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 测试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测试题(含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1)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 fn rng tu t_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简笔与繁笔)(2)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 hi rn tng wn_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3)这难道是在这场为获得自由而从事的 jan k zhu ju_的斗争中,一个聪明人所应持的态度吗?(不自由,毋宁死)【答案】 (1). 繁冗拖沓 (2). 骇人听闻 (3). 艰苦卓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应对这类问题,必须在平时做好积累,尤其注
2、意对常见字中的易读错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要多读多记;作答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回忆。本题中要特别注意“冗”“沓”“骇”“艰”的书写,尤其注意“艰苦卓绝”的书写。“坚苦卓绝”的意思是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而“艰苦卓绝”是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这里用来修饰“斗争”,应是“艰苦卓绝”。2.默写填空。(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2)夫如,故远人不服,_。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3)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4)_,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5)沧海月明珠有泪,_。(锦瑟)(6)_,到黄昏、点点
3、滴滴(声声慢)(7)只在此山中,_。(寻隐者不遇)【答案】 (1). 素不闻诗书之训 (2). 则修文德以来之 (3). 谨庠序之教 (4). 亦余心之所善兮 (5). 蓝田日暖玉生烟 (6). 梧桐更兼细雨 (7). 云深不知处【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谨”“庠序”“善”“兼”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4、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3.解释“哨子”的含义。如果把因疫情而不幸去世的李文亮医生称为“吹哨子的人”,那么,艾芬医生就是“发哨子的人”了。哨子:_【答案】危险(情况)预警(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中重点词语的含意。其中的含意要思考两个方面,一是句中物(包括景物、事物、人物)的特点或情感,二是作者的情感。理解句子含意要抓住关键词语和修辞,并结合前后语境及文章主旨来进行体会。首先结合“哨子”的本意:用金属或塑料等制成的
5、能吹响的器物,多在集合人员、操练或体育运动时为了提醒人们而使用。再结合“李文亮医生称为吹哨子的人”“艾芬医生就是发哨子的人”可知,此处的“哨子”是指当疫情等危险来临时,对人们的提醒、预警。4.根据语境,将下面的选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只填序号)。同样的交际任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段、修辞方法来完成。 , 。比如,传说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之时,屡次失利,于是上奏皇帝说“臣屡战屡败”,但这句话后被改成了“臣屡败屡战”, , ; , 。选择不同的语序,就是完成同样交际任务的修辞方法之一后者则不一样,它突出了虽败犹战、不屈不挠的斗志这种修辞效果的取得,所依靠的主要是语序前者突出了屡战的结果是屡败,暗含了指
6、挥不力、作战无能修辞手法相同,语序不同,话语意义、修辞功能、修辞效果也不一样虽然只是细微的词序变化,但表达效果迥异【答案】【解析】【详解】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有主观和客观两种考查方式。做主观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试排时从同话题内容,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相同句式,代词,关联词语,起始句,总领句,总结句,标点的角度入手。而做客观排序题要结合以上思路,巧妙使用排除法。根据上下文不难看出,第一道横线必须既能承接上文,又能开启下文,上文
7、总谈修辞,下文举例谈语序,于是可知是最好的承接语句。则是对的阐释。中“虽然只是细微的语序变化”一语,可承接此处上文。和分别按前后顺序对进行说明,而则是进行总结的话语。所以正确的顺序应是。5.根据下面的材料,请你适合“情境”,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一段50字以内文字,致敬科比。北京时间1月27日清晨四点,科比布莱恩特乘坐的私人直升飞机因天气原因失事,一代篮球巨星连同他最爱的二女儿,包括机上其他成员共9人罹难人间少了“小飞侠”,世上再无“黑曼巴”!【答案】他是洛杉矶凌晨四点的那颗星,是篮球之神敬佩的小飞侠,是球场上万人瞩目的黑曼巴。愿逝者安息,精神常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应
8、对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表达任务,依据表达任务组织语言,注意表达的准确、连贯、得体、简明等要求。本题的写作任务是“致敬科比”,并要适合“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考生可围绕对科比精神的赞美与其英年早逝的遭遇角度进行写作,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字数控制在50字内即可。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题。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
9、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易:交换B.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被C 窃计欲亡走燕 亡:逃离D. 而束君归赵矣 束:结束(结果性命)7. 下面关于特殊句式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B. 君何以
10、知燕王(宾语前置)C.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定语后置)D. 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答案】6. D 7. C 8. 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那么)也许能侥幸得到赵王得赦免。【解析】【6题详解】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D项,“束:结束(结果性命)”错误,“束”在这里是“捆绑”的意思。故选D。【7题详解】本题是对特殊文言句式的考查。常见
11、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被动句、省略句。句式的判断可以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者也表判断,代词作宾语常前置,为、见可表被动,介宾结构常后置等。但最终的确定还是要通过翻译。C项,“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实际上是省略了介词“于”,“于境上”是“会”地点状语,正常的语序应是“臣尝从大王于境上与燕王会”,所以这是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
12、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肉袒”,袒胸露臂;“幸”,侥幸;“脱”,赦免。【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
13、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参考译文: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
14、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
15、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粤令性悦谀,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类喜人谀,惟阿主不然,视人誉篾如也耳。”其令耳之,亟召隶前,抚膺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隶哉!”自是昵之有加。(选自应谐录)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每布一政 (2)一隶欲阿其意 (3)自是昵之有加1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句子。凡居民上者,类喜人谀,惟阿主不然,视人誉篾如也耳。【答案】9. (1)发布(实施)(2)奉承(3)亲近 10. 但凡做官之人,都喜欢听人家拍马屁,唯独我们主人不一样,把
16、别人的赞誉(看得)十分轻视。【解析】【9题详解】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每布一政”中的“政”是“政令”的意思,“布”则解释为“发布”;“一隶欲阿其意”,依据前文“粤令性悦谀”可知,“阿”的意思是“阿谀奉承”;“自是昵之有加”中“昵”的本义即为“亲近、亲昵”,带入句中符合语境。【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
17、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居民上者”,做官的人;“类”,大都;“篾如”,轻视的样子。【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
18、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参考译文:粤令喜欢听奉承话,每实施一个政令,其手下都交口称赞,哄他开心。一个官员想拍他马屁,故意在一旁和人家悄悄地说:“但凡做官之人,都喜欢听人家拍马屁,唯独我们主人不一样,把别人的赞
19、誉(看得)十分轻视。”粤令听见了,把他叫过去,拍着胸口,跳跃起来,对其赞赏有加,说道:“理解我的人,只有你呀!好差役啊!”之后就与他越来越亲近了。(三)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完成各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11. 能体现本诗“景情一致,互为交融”的两个“意象”是_和_。12. 请赏析颔联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答案】11. (1). 落照 (2). 衰鬓 12. 颔联使用设问(疑问)句,连续发问,直抒胸臆,抒发思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写家乡频频出现在梦中却不能回去的遗憾失落,“
20、春来江上几人还”则又想象在美好春光里该有多少游子轻舟返家,流露出羡慕,形成了反差。诗人的愁苦、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的对比,情真意切,震撼人心。【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能力,具体考查景情关系。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读懂诗歌,分析意象特点,分析情感,同时也要抓住诗歌中直接抒情的词语或诗句,再反向鉴赏诗歌的意象,最后分析总结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本诗的意思是“东风吹着那细细春雨洒过青山,回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
21、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落照”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而“衰鬓”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12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积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类型,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并鉴赏其作用。“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采用连续发问的形式,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对比之中有不尽羡慕之意。时代动乱,浮生短促,诗人通过“梦”来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
22、,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四)阅读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节选,完成小题。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
23、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 。13. 文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14. 在第二节空格处填上合适的称谓。15. 结合文本,理解画线句子“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的含义。【答案】13. 解释 14. 革命家 15. (1)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3)对“革命”的追求是马克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