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拾穗者和福利经济学.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拾穗者和福利经济学 文摘 社会 拾穗者 福利 经济学
- 资源描述:
-
1、拾穗者和福利经济学在上海,我看到了奥赛博物馆馆藏的米勒作品拾穗者,尽管之前在各种美术书上见过上百次,但目睹原作感觉仍然很不一样。三个农妇穿着粗布衣裙弯着腰,在别人收割完的田地里捡麦穗,远处是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麦垛。评论家卡斯塔奈里说:“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了我的心灵。”在不久前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莫言讲了自己的故事:“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着血,坐在地上,脸上那
2、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穷人可以捡别人家地里(集体地里)的麦穗吗?这个答案在西方是肯定的。米勒所画的并不是特殊事件,拾穗者在当时的法国农村很常见。圣经故事中,路得在丈夫去世后,认为不能丢下自己的婆婆拿俄米,于是她们一起回到伯利恒。当时的伯利恒正是秋天的收获季节,因为没有钱,路得便以拾穗为生养活婆婆。这里有个重要的细节。在伯利恒,拾穗是穷人的权利,因为很久以前摩西在制定律法时,考虑到有些人会挨饿,于是规定收割后掉在地上的麦穗要让穷人去捡拾。这是上帝赐予他们的权利。现在我们回到经济学上来讨论这个问题,是一针一线都属于个人或集体(产权绝对明晰)更科学,还是3000前的摩西制定的律法更科学?福利经济
3、学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认为:从富人手中拿走一块钱,福利损失是一块,而这一块钱到了穷人手中,福利增加是100块,两者相抵,社会总福利增加了99块。资助穷人对这个世界是有利的。1976年,经济学家尤努斯偶遇一个叫苏菲亚的农村妇女。单身的苏菲亚带着3个孩子,以做竹凳为生。每天清晨,她以22美分的价格从中间商手里赊来竹子,傍晚把做好的竹凳卖给中间商,抵偿完竹子的费用后只能赚到两美分。尤努斯发现,贷款给穷人比贷给富人更有价值,穷人拿到一块钱甚至可以救命(富人哪里看得上)。于是他毕生致力于小额贷款,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点麦穗,在富人手中也许只是多了一个面包,但对穷人来说也许就是一条命。摩西以神谕的方法制定的这条律法,对整个民族来说就是资源最优化。如果没有这条律法,路得可能就无法活命,这就将没有大卫王,也没有耶稣(两人都是路得的后裔),没有圣诞节人类的整个历史也许就要重新改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