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部分 中学 2011 2012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36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共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蹩(bi)进 关卡(qi) 拗(o)开 便宜行事(pin)B、枕藉(ji) 字帖(ti) 打烊(yng) 并行不悖(bi)C 攫取(ju) 泥淖(no) 拙劣(zhu) 长吁(x)短叹D 禅(shn)让 熨(yn)帖 牲畜(ch) 蒙头转向(m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斟酌 凛冽 迤逦 穿流不息B、休憩 糍粑 厮打 好高骛远C、磋商 尴尬 眺望
2、义愤填赝D、频率 邂逅 度假 提心掉胆1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又是喜讯频传。这一年,对中国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B5左右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竟然被人偷走,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D国际社会应加强协作,决不能让被劫的先进武器装备落到恐怖分子手中,否则,恐怖分子将如虎添翼,很难对付。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谭千秋、张米亚、吴忠红为救
3、学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在生死抉择面前,这些老师恪尽职守,不畏牺牲,用生命奏响一曲师魂的赞歌。B电子工业 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人才是十分重要的。C阳光工程,是一项旨在加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工程。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它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花分雄雌,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明朝林叔学说:“苞蕊还分雄与雌。”(荔枝花)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
4、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C.从创意、设计到排练、再到预演和正式演出,张艺谋和他的团队精心打造,终于在8月8日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D“爱心涌动满泉城”“惹不起的爹”等曲艺节目,以“知荣知耻”为主题,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受到观众喜爱。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写的是林冲由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的故事,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B、“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差点”二字是对别里科夫的戏谑。C、陈情表是写李密向汉武帝陈述愿“终养”祖母刘氏之情。D、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表达了对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追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5、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又几经演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有专家认为,“山寨产品”并不是完全的盗版和剽窃,其中包含着大量创造和创意的成分,只要没有明显侵权和恶意毁谤,对于这种创造性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山寨文
6、化自有其流行规律,顺应规律进行疏导,比强行压制更有益于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山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原产品的一种戏仿,它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以一种戏仿方式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山寨文化”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持警惕和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山寨文化”中都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剽窃和颠覆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更是现代文明、道德良知的一种集体退化。“要问山寨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先问为什么山寨文化能够生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强调,
7、“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态度。“山寨文化”的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潮流和态势。但“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一些涉嫌触犯法律的“山寨产品”,有被规范的必要,一些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来蓄意误导、欺骗顾客的产品,更应该迅速叫停。 有学者预测,“山寨文化”无外两种发展态势,一是
8、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这种“山寨文化”不过是披着一层华丽画皮的“垃圾文化”;另一种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样的“山寨文化”才是前途光明的“民间智慧的文化之旅”。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3日)7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兴的备受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B“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C“山寨文化”包含着大量创新和创意的成分,自有其流行规律,只要合理疏导,对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具重要意义。D“山寨文化”之所以存在并蔓延,是因为它巧妙
9、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8下列不属于对山寨文化持警惕和保留态度原因的一项是 ( )A“山寨文化”中娱乐 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B“山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 C“山寨文化”包含着剽窃和颠覆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和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D“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9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主要特征为创造性、快速化、平民化。B“山寨产品”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
10、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误导、欺骗消费者。C对于具有剽窃现象的山寨文化,有人认为应当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有人认为应当坚决给以制止。D从“山寨文化”的发展态势看,要么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要么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 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
11、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
12、,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注: 散吏:闲散的官员。 海昏:地名。10、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 收留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造 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 愉快、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时有与访同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7.钟表店里的争吵l 西师大版(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