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 黄冈 中学 2014 2015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中医文化王祚桥中医文化就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而独立践行的中国文化,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内经只有十三方,而整个数十篇幅讲的治法、理论、原则等,不是仅在医学领域独有,中医的一切都是与向外宇宙自然、向内心态道德,延伸开来,社会家国的认识是一样的,应对的基本理念是一样的。然而,什么是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具体而言:中医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
2、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这样看来,中医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中医学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语言文献,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文化特征,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历代名医所处历史文化背景、医学学术思想形成的条件及传承等等。除了上述理论研究之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包括地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中药企业文化建设等应用研究。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的基因构成部分。中医文化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形态,蕴
3、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著名的中医文化专家张其成教授曾经提出“易道主干”说,认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既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而是通贯儒家、道家的“易家”,易家的核心就在于“易道”。就易与医的关系论,自古就有“医易同源”“医易会通”的命题。也就是说,中医与作为中华文化主干的“易道”不仅存在纵向的同源关系,而且存在横向的同理关系,由此可知,中医思想文化也同样具有通贯儒道的特点。隋唐以后,中医还吸取了佛家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中医的一些思想还对易、儒、道产生过反影响或产生过修补作用,如天人观念、阴阳五行学说、气学说等。中医
4、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医文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之中,其生存环境已被严重破坏,其生存状况亦不容乐观,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医文化的现代发展遭遇到西方强势文化的沉重压力,一方面传统中医文化的内涵正在褪色、消失,另一方面来自发达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医实证科学。因此,必须
5、做出主动的努力来确认和维护中医文化的生存空间,在面对外来医学文化的冲击和时代变迁的荡涤时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色,遵守中医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逻辑性,在选择中医文化现代发展的方向、方法及路径时既不会一味固守传统而丧失发展的机遇,又不会因一味迎合“现代”而更改或擦除中医药文化的根本属性。中医文化现代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它只有在不断地海纳百川中才会绵延相继、更新常流。(光明日报2015年5月4日,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中医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B中医文化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
6、科学的精华,也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与原创思维方式。C由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构成的中医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D中医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中医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耕文明是中医文化的发源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文化生长的土壤。在当今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医文化生存状况堪忧,生存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B中医文化自始至终不仅具有贯通儒家、道家的特点,还吸取了佛
7、家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中医文化还对易家、儒家、道家产生过反影响或产生过修补作用。C中医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不仅包括中医学形成的背景、发展规律、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理念、语言文献等理论研究,还包括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医学的文化功能、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等应用研究。D维护中医文化的生存空间,就是要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色,遵守中医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逻辑性,选择自身现代发展方向、方法及路径时,既不能一味固守传统而丧失机遇,也不能一味迎合“现代”而更改或擦除自身的根本属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医经典内经虽然只有十三方,但其中所讲的治法、理论、原则,与应对社会国家的认识和基本
8、理念是一样的。B中医思想文化具有贯通儒家道家的特点,这一特点应充分体现在“医易同源”、“医易会通的”命题上。因而中医与“易道”不仅存在纵向的同源关系,而且还存在横向的同理关系。C中医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D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因此,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答案与解析:1 答案:C (C项,偷换概念或主客颠倒。“由中华民族独有的宇宙观构成的中医文化”错,原文第段“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宇宙观基因构成部分”)2
9、 答案:D (A项,已然说成将然,“将受到”错,原文第段“已被严重破坏”。B项,扩大范围,“中医文化”错,原文第段“中医思想文化”,且“自始至终”也错,吸收佛教思想是隋唐以后的事。C项,张冠李戴,“中医学的文化功能”错,原文第段“文化功能”属理论研究)3 答案:B(B项,“因而”错,因果关系颠倒,而且体现“医易同源”、“医易会通”的命题只能是中医思想文化所具有贯通道家的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10、。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
11、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纵马奔驰。B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C过歧亭,适见焉 适:恰巧。D方子山傥见之欤傥:通“倘”,或许。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B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C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
12、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D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方山子少年时威武侠义,踌躇满志,成年时改变志行,专心读书,志存高远,晚年则在清贫中怡然自乐。B方山子出身于官宦之家,世代有功。在洛阳有产业,在河北还有不少田产,然而他不慕当时权贵,自甘清贫,是一个崇尚自然的隐士形象。C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姓名、籍贯、出生”,而是从得到“方山子”这样一个特殊称号的缘由写起,将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事实告诉读者,别开生面,不同凡响。D作者被贬来到今湖北黄冈认识了方山子,作者对方山子的生活态度十分赞赏
13、,对方山子的异人之处非常佩服,也流露了自己因仕途坎坷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7把下列文言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者,余告之故。(4分)_(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_(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分)_答案与解析:4 答案:A(“驰骋”意为施展抱负)5 答案:C(须结合原文读懂大意)6 答案:D(“作者被贬认识了方山子”错,原文中可知,他们在十九年前就认识)7 答案:(1)方山子也吃惊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矍然”、“所以”、“告之故”倒装句式各1分,文意1分)(2)于是他与我在马上谈论起用兵之道
14、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马上”、“谓”各1分,文意1分)(3)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言”、“愚”各1分,文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许浑:润洲丹阳(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汀州:水中小洲。8本诗颔联是千古传咏的名句,请赏析颔联的妙处。(5分)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6分)答案与解析:8 答案:颔
15、联写登楼晚眺远景:云生日落,一阵凉风突起,雨势迫在眉睫。(2分)虚实结合,既是对眼前景致的描写,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暗示(或,又蕴含了一种社会生活的体验,风是雨之先导),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3分)(大意正确即可。)9 思乡之情。首联写登临城楼,眼前的蒹葭杨柳似长江中的汀州,让诗人想起万里之外的江南故乡,触景生情,一股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表达备受压抑满腹痛苦不能言的名句是:“_?_。”(2)杜甫在登高中“_,_”两句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意境雄浑开阔,情感慷慨悲沉。 (3)贾谊在过
16、秦论中总结出秦朝灭亡原因的语句是:“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出秦朝灭亡原因的语句是:“_。”答案与解析:答案:(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也;族秦者秦也(或“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每题2分,每小句1分。错、漏、多一字,该句不给分。)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半支蜡烛谢志强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
17、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面孔。房间内有三个床位。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担心着随时可能闯进一个陌生人来。我看着电视,荧屏一闪一闪换着人物,很频繁。我略为轻松了。蓦然,荧屏内热热闹闹的人群没了影儿,室内一片漆黑,像隆重的舞会一下断了电。楼外的灯光也消逝了。整幢楼传出惊愕的呼叫。我摸近写字台,拉开抽屉,捏住了空荡荡的抽屉一隅的半截蜡烛。这是我进入这个房间时,无意中发现的秘密。半支蜡烛,很细很圆,也很凉,它躺了不知多久,几乎被遗忘了,连服务员清理房间时也忽视了它的存在。我捏着它。我没有火柴,捏着蜡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色。走廊内一片混乱,开门声、脚步声、召唤声。显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315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