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 文言文 虚词复习导学案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 文言文 虚词复习导学案1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县 高级中学 2015 届高三 语文 虚词 复习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 文言文 虚词复习导学案1【学习目标】1掌握“而、何、乎、乃、其、且”的意义及用法。 2。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解读】2015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把握“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个文言虚词为重点。理解“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2014年江苏高考以客观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其”的用法。【考点链接】 候课阅读最高考P56右边“谈谈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一、自主学习1
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至于誓天断
3、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 )3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 )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 )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 )以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