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苏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导学案: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劝学(第一课时).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苏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导学案: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劝学第一课时 江苏省 高邮市 中学 苏教版 必修 高中语文 导学案 第二 专题 获得 教养 途径 劝学 第一 课时
- 资源描述:
-
1、劝学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资料能自行翻译第1、2小节。掌握、积累“劝、中、疾、水、假、绝”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而”2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2理解第1、2节中作者的观点及论述的方法;背诵这两节。【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1)完成下列注音并在文中标出。輮(ru )以为轮 参省(xng ) 槁暴(p) 须臾( y)木直中(zhng)绳 跂( q )望 舟楫(j) 跬(ku )步锲(qi )而不舍 驽( n )马 蛇鳝(shn) 骐骥(j)学生补充:(2)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
2、通“曝”,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輮使之然也:“ 輮 ”通“ 糅”,火烤。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2翻译课文第1、2节,在文中划出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标出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疏通文意。(提示:可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参考书;注重联系语境)3了解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4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
3、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预习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其读音和句读是否正确做出点评。2说说文中出现的通假字。3指名翻译课文第1、2节,其他同学纠错,并将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分类记在下面。教师点拨: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要联系语境,力求字字落实。归纳如下:(1)通假字(见前)(2)词类活用A名作动假舟揖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B. 名作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C. 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D. 形容词做动词故木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61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