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短文两篇爱莲说评测练习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22 短文 两篇爱莲说 评测 练习 新人
- 资源描述:
-
爱莲说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可爱者甚蕃 多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 不蔓不枝 长蔓(牵牵连连)香远益清 更加 陶后鲜有闻 少2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理解回答。文章借花喻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为什么将它放在结尾?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4爱莲说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追名逐利、趋炎附势。5爱莲说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教师点拨】(1)同桌互对答案。(2)教师解疑。(3)收交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二单元 识字3拍手歌4田家四季歌∣人教(部编版) (共11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