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着尺子去钓鱼沪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尺子 钓鱼 沪教版
- 资源描述:
-
1、带着尺子去钓鱼教学目标:1、 能识记8个生字“惑、耐、超、烦、获、合、格、苟”,正确书写6个生字。认识部首“寸字旁”。积累7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继续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 体会丹麦人严格的法律意识,学习他们自觉保护海洋资源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丹麦朋友提醒小张他们带着尺子去钓鱼的原因,体会小张严格遵守丹麦法律的良好品德。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课题。1、出示板书:钓鱼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1)师:平时我们去钓鱼都要带上哪些工具?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鱼钩 鱼竿 鱼饵3)出示字卡:鱼钩 师:看看,怎么区别“钓”、“钩
2、”?2、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说谁带着什么去钓鱼?3、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说的是人们不仅带着引读词语 去钓鱼,而且还要带上一种特殊的工具,那就是尺子。补充出示课题。(带着尺子去)谁来读好课题,注意“着、子”这两个字要读轻声。一起读课题。二、 检查预习。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中写的是谁让谁带着尺子去钓鱼?2、指名回答后板书:丹麦朋友中国客人3、你了解丹麦这个国家吗?来!读读这句话。媒体出示: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半岛国家,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1) 自由读句。2) 引读: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半岛国家,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所以,人们常常相约去海边垂钓。3) 小结:“
3、垂钓”的意思就是钓鱼。那么,为什么丹麦朋友要让中国客人带着尺子去钓鱼呢?要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得认真地读读课文。三、 了解带尺子钓鱼的原因及中国客人的守法行为。1、打开书,先请大家以小组形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交流生字新词2、读完课文,现在你们一定知道人们带着尺子去钓鱼的原因了吧,那就快速地用“”划出句子,划完后同桌间读一读。3、我请一个小朋友把划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谁愿意?1) 媒体出示第2节、原因句子翻蓝:随机出示字卡正音:惩罚 捕捞2) 来,和老师配合着读读这一节。为了保护。(出示板书:保护自然资源)丹麦的法律规定。(出示板书: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就会。所以,当地居民在钓鱼时一般
4、都。以免。(出示板书:以免引起麻烦、出示字卡:麻烦 师:“麻烦”的“烦”在这里要读轻声,一起再读一读。)4、我请女生一起读好原因的句子。男生一边听,一边努力地记。5、 现在,同桌间能否借助板书简单地说说为什么丹麦朋友要带着尺子去钓鱼了吗?6、 再次引读板书。对呀,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丹麦法律规定只有超过22厘米的鱼才可以作为“战利品”带回家。所以,丹麦朋友让中国客人要带着尺子去钓鱼,以免引起麻烦。7、 学习第1节。出示:第1节有关句子1)引读。也正是为了以免引起麻烦(指板书),一次,几位中国客人相约去海边,路上,一位丹麦朋友关切地问。小张疑惑不解地说。谁知丹麦朋友从口袋里掏出一盘卷尺,认真地说。
5、2)同桌间分角色读丹麦朋友和小张的对话,做到不加字、不漏字。3) 请一对同桌读。4) 再请一对同桌读。(预设:学生抓住“关切、疑惑不解、认真”来读好这些词翻红;学生读不出相应语气词语翻红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试试再读出语气)5)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进来,请男生读小张说的话,女生读丹麦朋友的话,我读旁白。8、 师:面对小张的疑惑不解(出示字卡),丹麦朋友一路走,一路解释着。原来出示第2节,引读原因句子。9、 那么,听了丹麦朋友的话后,中国客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课文2、3小节中有这样两段话,请你自己轻声地读读想想,中国客人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a. “听了放回大海”。b. “可怜的小张把鱼放
6、回了大海。”1)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一旦 马上2)小张呢?小张又是怎么做的呢?和老师配合着读读第3小节。出示:第3节可怜的小张老半天出示字卡:毫无收获。毫无收获的意思就是也就是说整个上午小张连一条鱼也。下午,好不容易有一条鱼上钩,可是一量。半厘米只有这么一点(手比划),如果不用尺子量还真是看不出来呢!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小张却。说完。3)小张是怎么做的呢?同桌之间读读句子,想一想,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当 的时候,小张 。(怎么做)4)小张好不容易钓到一条鱼,为什么把它放回大海呢?出示:小张心里想 ,于是他一丝不苟地说:“还是按照丹麦的法律办事吧!”是啊!小张对待丹麦的法律真是一丝不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