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类型河北省廊坊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8459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7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廊坊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 廊坊市 一中 2016 2017 学年 下学 月月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第I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

    2、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

    3、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

    4、,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5、”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陆虞候的随从)。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侯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侯却才行得三

    6、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侯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入庙里来,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 下列对小说及有关内容的表述,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选文第四段中标注的

    7、人物依次为:差拨 陆虞候 富安 陆虞候 差拨 富安 差拨 富安 陆虞候B. 选文第四段中标注的人物依次为:富安 陆虞候 差拨 陆虞候 富安 差拨 陆虞 候 差拨 富安C.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本文言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E. 元末明初,吴承恩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

    8、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2. 文中划线句属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文是如何描写“风雪”的?有什么作用?【答案】1. AC 2. 细节描写。林冲第一次走出草料场“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闪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一方面表现林冲忠于职守,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暗示了是他人预谋放火杀人,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密,情节发展合乎情理。 3. (扣住试卷“选文”作答只有两次直接描写,说“三次”则不给分) 主要是正面和侧面对风雪进行不同角度的描

    9、写。 直接描写风雪。选文有两处直接描写风雪。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

    10、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不忘“风雪”二字。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解析】1. 试题分析:D非“文言”小说,E作者当为施耐庵。2. 试题分析: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

    11、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3. 试题分析:自然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一、渲染故事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二、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

    12、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三、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还可以为下文发展做铺垫四、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五、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

    13、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改秘书郎,寻拜监察御史。奏:“曩者权臣所用台谏,必其私人,约言已坚,而后出命。其所弹击,悉承风旨,是以纪纲荡然,风俗大坏。陛下亲政,首用洪咨夔、王遂,痛矫宿弊,斥去奸邪。”理宗深然之。嘉熙二年,差知宁国府。明年至郡,适大旱,范即以便宜发常平粟,又劝寓公富人有积粟者发之,民赖以安。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两淮饥民渡江者多剽掠,其首张世显尤勇悍,拥众三千余人至城外。范遣人犒之,俾勿扰以俟处分,世显乃阴有窥城之意。范以计擒斩之,给其众使归淳祐二年,擢同签书枢密院事。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

    14、,除授有是非,悉抗言无隐情。丞相史嵩之外示宽容,内实忌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以李鸣复参知政事,范不屑与鸣复共政,去之。帝遣中使召回,且敕诸城门不得出范。太学诸生亦上书留范而斥鸣复,并斥嵩之。嵩之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论范及鸣复,范遂行。会嵩之遭丧谋起复不果,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帝亲书“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赐之。时孟珙权重兵久居上流,朝廷素疑其难制,至是以书来贺。范复之曰:“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此但相与同心徇国。若以术相笼架,非范所屑为也。”珙大感服。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范命惟扬、鄂渚二帅各

    15、调兵东西来应,卒以捷闻。范计功行赏,莫不曲当,军士皆悦。未几,卒,赠少傅,谥清献。 (选自宋史,有删改)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B.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C.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D.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5.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部是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中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B. 原文“绍定三年”中的“绍定”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

    16、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一个皇帝一生只能用一个年号。C.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D.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死称“崩”,诸侯死“薨”,大夫死“卒”,士死“不禄”,一般人死了就直接说“死”。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范从小随堂祖父游历,进入仕途后,在担任监察御史时,他尽忠进谏,提议整顿纲纪,皇帝很认同。B. 杜范担任同签书枢密院事时,只要遇到处理事务有失误,或授任官吏有错误,他都直言不讳,因而得罪了许多人

    17、。C. 杜范担任宁国府知府期间,遇到大旱,杜范就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常平仓的粮食赈济,还劝退休官员和富人散发粮食,老百姓得以安定。D. 两淮地区灾民的首领张世显拥众扰城,杜范先是派人犒劳他们,想让他们不要骚扰,但张世显还是暗中怀有攻城的想法,后来杜范用计抓住并杀了他。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孟珙权重兵久居上流,朝廷素疑其难制。(2)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答案】4. C 5. B 6. B 7. (1)当时孟珙掌握重兵长期驻扎在长江上游,朝廷一向怀疑他难以控制。(2) 于是任命杜范为右丞相,杜范要把这个职位让给游似,皇上没答应,杜范就勉

    18、强支撑病体去觐见皇上。【解析】4.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不久,库存的米就富余十万斛,钱也有数万,杜范就把这些都用来替下等户交公粮。其中标志词应抓住:“未几”“悉”等。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5. 试题分析:B项“一个皇帝一生只能用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一生可以用多个不同的年号。如文中的“绍定三年”“嘉熙二年”“淳祐二年”都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宋理宗用过八个年号。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 试题分析:B项“因而得罪了许多人”错,属于无中生有。考点:归纳内容

    19、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翻译】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小时候跟随他的堂祖父杜烨、杜知仁游历,他的堂祖跟朱熹学习,到杜范时更著名。嘉定元年,杜范被推举考中进士,调任金坛县尉,又调任婺州司法。绍定三年,杜范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绍定六年,杜范升任大理司直。杜范改任秘书郎,不久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上奏说:“先前权臣所用的台谏官,一定都是自己的亲信,他们互相约定好了以后,再发出命令。台谏官弹劾攻击人和事,都秉承权臣的意思,所以制度荡然无存,风俗彻底败坏。陛下

    20、亲自处理政事后,首先任用洪咨夔、王遂,彻底地矫正原有的弊病,赶走奸险邪恶的人。”理宗十分赞同他的意见。嘉熙二年,杜范被差遣为宁国府知府,第二年他到了宁国府,正赶上了大旱,杜范就见机行事,立即决定发放常平仓的粮食赈济,又劝退休的官员以及富人有积存粮食的进行散发,老百姓因此得以安定。杜范刚到任时,仓库很多都空了,不久,库存的米就富余十万斛,钱也有数万,杜范就把这些都用来替下等户交公粮。渡江过来的两淮地区的灾民有不少进行抢掠,他们的首领张世显尤其勇猛强悍,率领三千多人来到城外。杜范派人犒劳他们,让他们不要骚扰、等待安置,但张世显暗中怀有攻城的想法。杜范用计谋抓住并杀了他,发给其他人钱粮,让他们回去。

    21、淳祐二年,杜范被提升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杜范进入都堂以后,凡是遇到处理事务有得失,授任官吏引起是非,他都坦率直言没有隐瞒。丞相史嵩之表面上对杜范很宽容,内心其实忌恨他。淳祐四年,杜范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因为李鸣复任参加政事,杜范不屑于和他共同执政,就辞官离去。皇上派中使召他回来,并且下令各城门都不能放杜范出城。太学生们也上书挽留杜范并谴责李鸣复,同时也谴责史嵩之。史嵩之命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人讨论杜范和李鸣复的问题,杜范才就任。正好史嵩之遇到丧事,想起用复官,没有成功,于是任命杜范为右丞相,杜范要把这个职位让给游似,皇上没答应,杜范就勉强支撑病体去觐见皇上。皇上亲自写下“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

    22、益”赏赐给他。当时孟珙掌握重兵长期驻扎在长江上游,朝廷一向怀疑他难以控制,这时孟珙也写信来祝贺。杜范给他回信说:“古人说将相和谐那么士兵就会心悦而依附,从此我们只需相互团结同心报国。如果是用权术加以笼络,这是我杜范不屑于做的。”孟珙非常感动和佩服。不久,元朝的军队大举侵入五河,截断水流,设置营栅,并且派重兵包围合肥,使宋军不能进行救援,作了必定攻取寿春的打算。杜范命令惟扬、鄂渚二地帅臣分别调兵从东西两面来策应,最后终于取胜。杜范按功劳的大小进行奖赏,没有不恰当的,士兵们都能高兴。不久,杜范去世,他被追赠为少傅,谥号是“清献”。第II表达题8.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恪守(

    23、g) 瞥见(pi) 安步当车(dng)B. 喘气(chun) 熨帖(yn) 冠冕堂皇(gun)C. 笨拙(zhu) 蓬松(png) 越俎代庖(po)D. 拮据(j) 嬉戏(x) 休戚相关(q)【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题干问“下列词语中的注音,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选项中C项没有错误。其他选项改正后为:恪守k;熨帖y;休戚相关q。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

    24、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如本题“藉”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浩瀚 删栏 畏葸不前 B. 煌恐 松弛 璀璨夺目C. 疲卷 矜持 含蓄蕴藉 D. 桑梓 逡巡 有案可稽【答案】D10.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为洞察未来战场的“千里眼”,量子雷达的出现掀起了各国变革雷达技术的热潮。B. 为消除过多强调死记硬背的积弊,历史新教材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思考与体验。.C. 展出的90幅图片、32件实物,生动反映了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D. 回顾丁俊晖的晋级之路,不难发现他的状

    25、态与日俱增,这次夺冠的希望越来越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用作数量、程度的变化,此处不当。1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五水共治”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了头炮。B.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是由于激发了大众文化心理的共鸣。C. 国家层面第一个网约车监管法规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规范发展。D. “澎湃S1”手机芯片发布的消息,催生了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项,句式杂糅,

    26、“原因是由于”;C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提供保障”;D项,搭配不当,“催生”改为“提高”。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7、。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1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你若坚持,定能发光。因为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 ,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小错误不省思就可能铸成大错,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必须明白 的道理,防微杜渐。 3月11日,面对强势外援的四川金强队,辽宁队 ,拿下冠军之路第一场比赛。A. 群轻折轴 集腋成裘 众擎易举B. 群轻折轴 众擎易举 集腋成裘C. 集腋成裘 群轻折轴 众擎易举D. 集腋成裘 众擎易举 群轻折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群轻折轴:轻

    28、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众擎易举: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第一处,后面说“聚沙成塔”,可见此处是说积少成多,应使用“集腋成裘”。第二处,后面说“防微杜渐”,这句话是说小错误会铸成大错,应使用“群轻折轴”。第三处,是说辽宁队齐心协力拿下比赛,应使用“众擎易举”。【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

    29、,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集腋成裘”是积少成多,指好的东西;“群轻折轴”是指错误、坏事;“众擎易举”强调齐心协力。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七大工程”,无一不是不为了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B. 元宵节前

    30、后,学生、务工人员集中返程,全国铁路迎来春节后新一轮客流高峰,仅3月5日就发送旅客635.2万人次,同比增长0.6。C. 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问鼎中国电影最高票房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但关于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观众褒贬不一。ZD. 所谓慎独之道,不仅是向外的正义追求,也是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即不仅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也要成为一个有道义、敢担当的人。【答案】B.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像骆驼一样坚忍不拔,不遗余力,奋力向前,那么你面前就不会有无法跨越的“死亡之海”。你可以蔑视面前的困难和不利的环

    31、境, , , ,但那沉甸甸的壮丽的旅程,足以使你感叹自己拥有着无悔的人生。A. 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也许是成功,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B. 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也许是成功C. 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也许是成功,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D. 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也许是成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空,承接上文,省略了主语“你”,句式一致,不需要“使”字。第二空和第三空的顺序,由下文的“但”字得出,应先说“成功”,再说“失败”。整句意思是说“也许是成功,也许是失败”,失败了“但那沉甸甸的壮丽的旅程,足以使你感叹自己拥有着无悔的人生”。考

    32、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答案】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

    33、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只要考虑到语言的连贯、得体、简明等要求,答案并不唯一,只要是能使内容贴切,逻辑上严密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6. 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寄蜉蝣于天地,_。哀吾生之须臾,_。(苏轼赤壁赋) (2)_,俯察品类之盛,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玉露凋伤枫树林,_。江间波浪兼天涌,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杜甫蜀相)【

    34、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3)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4)巫山巫峡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5)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沧”“粟”不要误写为“苍”“栗”。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

    35、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17. 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于800字的文章。.雨落在土壤里,你是甘露;洒在江面上,你是小水珠。这首小诗给你带来怎样的联想和感悟?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位置与价值社会这个巨大的综合体,

    36、是由千千万万个性格各异、能力悬殊的人组成的。各人的位置不同,体现的价值就更有巨大的差异,可以说,一个人所处的位置,是他实现价值的条件和基础。汉初有一个韩信将兵的传说,一天汉高祖刘邦问韩信他们君臣带后的情况,韩信不假思索地回答:“吾将兵多多益善,汝仅十万尔。”刘邦不高兴了,韩信又说:“汝不善将兵,但善将将。”说得多妙,韩信的价值体现在带兵,所以只能处在大将军这个位置上,刘邦善于将将,所以做了皇帝。如果把他们掉换一下,那汉代打江山不仅还要费多少周折。一个人的能力,性格,爱好,都有其特殊性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有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位置,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可以这么说,位置决定价值。你看,如果

    37、要诸葛亮冲锋陷阵、斩将夺旗,要张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这外的话,那蜀国的江山就危在旦夕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什么这么说,原因那一夫处于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所以他能够万夫莫敌,具备了万夫的价值。如果他不在那个位置,他就泯然众人矣。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但现实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文革十年浩劫中,多少教授、博士被关在了牛棚、羊圈那种位置中,使他们的价值几乎为零,给国家造成了多大的损失。现在有的单位领导,妒贤嫉能,怕影响自已的地位,就往往弃人才于不用,有时还千万百计地压制人才,埋没人才,造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局面。北大有个毕业生陆步青,沦落到街头当了一个卖肉的屠夫,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人才

    38、奇缺的时候,这种现象真是可叹矣。国家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人才的使用上,一定要给人才以适当的位置,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是一首小诗,读懂小诗的含义才能准确立意。小诗中的意象雨,落在土壤里是甘露,洒在江面上却是小水珠。说明雨的位置和环境不同价值就不同。由此可得出立意:位置与价值 环境的影响力等。【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诗歌(包括歌词)是人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吟唱,是梦幻对现实的超越,它们总是能激发人们思维的火花,拨响人们情感的琴弦,所以,近

    39、几年来,诗歌类材料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品语义。要读懂诗歌类材料,首先要学会品语义,把握“诗家语”的一些特殊性:诗歌常对语言进行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含蓄美。抓意象,抓关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也多体现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中。这些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有什么意象,二是这个意象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果一首诗中含有多个意象,要注意分清几个意象孰轻孰重,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诗歌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析主旨。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以上是针对较难理解、较复杂的诗歌材料而给出的审题步骤,核心是抓意象、析主旨,对于浅显简单的诗歌而言,往往一两步就可以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廊坊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45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