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中外小说含解析20210222113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语文 寒假 作业 同步 练习题 中外 小说 解析 202102221131
- 资源描述:
-
1、中外小说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进而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贾宝玉的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不愿按照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了的道路地生活,十分鄙弃功名富贵及其相关的世俗观念。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好好的清白女子,不应学得沽名钓誉。而王熙凤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协理宁国
2、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她,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值得称道的是,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用脂评的话说,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泛出者”。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
3、也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邃,艺术之精妙,都不是轻易能够领会的。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叹为观止 墨守成规 不孚众望 谈笑自若B. 瞠目结舌 循规蹈矩 不负众望 谈笑自若C. 叹为观止 循规蹈矩 不负众望 谈笑风生D. 瞠目结舌 墨守成规 不孚众望 谈笑自若【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
4、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谈笑自若: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第一空根据前文“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可知是对红楼梦的赞美,所以选“叹为观止”合适。第二空根据“他不愿按照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了的道路”强调的是“安排好”的,所以选“循规蹈矩”
5、。第三空是对王熙凤的赞美,选“不负众望”合适。最后一空根据前文的“爽朗大度”可知选“谈笑风生”合适。故选C。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错题再现)A.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B.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而是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C.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D.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而是把对人的情感世
6、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所给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但进而”搭配不当,应该是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可改为“但而是”。排除AC。再看BD两项,B项成分残缺,应该是“对的刻画”“对的反省”。16. B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抒情性和诗词的关系,从所给的四个句子来看,“不仅更”是一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所以前后两个句子的内容有个递进的关系,所以应该是先表现在手法的娴熟运用上,再表现为内容、细节等的内容上。所以排除
7、AC。根据文章内容“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泛出者”。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可知这种抒情性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上。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B.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C.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D.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
8、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答案】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每到6月,关于高考的“新旧闻”便会_,成为人们_的话题。在很多人眼里高考太重要了,但“00后”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等深远影响的传统高考观念已不是主流。近日,有媒体对2万余名“00后”高考考生、考生家长和其他网友发起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半数受访的“00后”考生认为参加高考是为了增长经历,而非改变命运。而受访家长选择“增长经历”的比例占到70.7%。从调查结果看,认为一考定“00后”终身的人数比例在减少。经过父辈的财富积累,“千禧一代”在生活条件、教育环境等方面无疑要优于上
9、一代人,这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如艺考、出国留学、创业哪怕是没有好大学可上,( ),在多元化评价体系里,成才方式早已_。当然,对许多人来说,高考仍是人生中第一大考,也意味着相对公平的竞争与选拔。同一场考试,同样几张考卷,将起点不一的考生们拽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让他们凭着努力就可圆梦,这也正是高考的魅力所在。高考对于“00后”也是一次成人礼,他们待人接物能够_,不拘泥传统,不畏惧挑战,这样的“00后”是自己的主宰,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对于“00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等深远影响的传统高考观念已不是主流。B但对于“
10、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等深远影响的传统高考观念,“00后”已不是主流。C但对于“00后”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等影响深远的传统高考观念已不是主流。D但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等影响深远的传统高考观念,“00后”已不是主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对于“00后”后应该加“来说”,“深远影响”应为“影响深远”;B项,主客倒置,“深远影响”应为“影响深远”;D项,主客倒置。5.下列在文
11、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错题再现)A网络时代知识获取路径也被拓宽了。B在网络时代也可以通过更多的路径获取知识。C网络时代也会有许多获取知识的路径。D网络时代也会有更多的路径获取知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叙述的主体对象应为“00后”高考考生,A项,叙述的主体对象是网络时代知识获取路径,C项和D项叙述的主体对象是网络时代。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乐此不疲 别具一
12、格 分庭抗礼B纷至沓来 乐在其中 别具一格 不卑不亢C络绎不绝 乐在其中 不拘一格 分庭抗礼D纷至沓来 乐此不疲 不拘一格 不卑不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纷至沓来”和“络绎不绝”都有“连续不断”的意思。但“纷至沓来”不仅指人,还可泛指一切事物;“络绎不绝”专指人车马船的来来往往。“新旧闻”当用“纷至沓来”。 “乐此不疲”指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指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此处并不强调“获得乐趣”,所以宜用“乐此
13、不疲”。“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与“多元化评价体系”相应的当是“不拘一格”。“不卑不亢”指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分庭抗礼”原指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此处强调待人态度分寸,所以用“不卑不亢” 。二、中外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桥边的老人海明威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元日》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x
